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10年间,罗阳精神和“罗阳青年突击队”的故事不断出现在本报报道中

英雄远行10年 罗阳精神不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崔丽 吴晓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11月14日   03 版)

    才见霓虹君已逝,英雄谢幕海天间!“中国航母昂首走向世界舞台,歼-15飞机鹰击长空,在庆贺胜利的时刻,罗阳却倒下了,为他毕生热爱的航空事业洒尽最后一滴心血。”10年间,“航空报国英模”罗阳的英雄事迹和“罗阳青年突击队”的故事不断出现在《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中,留下一段段感人至深的记忆。

    2012年11月27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以《“航空报国英模”谢幕海天间》为题,第一时间报道了以身殉职的航母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被中航工业集团(即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记者注 )授予“航空报国英模”的称号。这篇通讯展现了“航空报国英模罗阳”献身航空事业、矢志报国的感人事迹。

    报道中记述,“中航沈飞自主研制的歼-15飞机是我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2012年)11月25日,我国首艘航母完成舰载机起降训练靠岸,歼-15飞机以完美姿态顺利完成任务,令世界瞩目。正当人们为此欢呼喝彩之时,却传来一个巨大的噩耗:作为该项目总负责人的罗阳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未能参加当晚的庆功宴”。

    运送罗阳遗体的灵车回到他生前工作的地方,向他魂牵梦绕的航空事业作最后告别时的一幕令人泪目:中航沈飞员工自发前来迎候,“员工们打开车灯、鸣响车笛,打着横幅,送别他们尊敬的罗总,横幅上写着:“罗总一路走好!”“深切怀念我们的好经理罗总!”许多人的热泪夺眶而出,泣不成声。

    3天后,2012年11月30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罗阳成长故事透视杰出创新人才共同基因》一文。记者采访了罗阳大学时代的系团总支书记、退休教授郑彦良,留下了他对罗阳的深情回忆:“我从事学生工作12年半,接触了1000多名学生,罗阳是我最看好的三个人之一。”“罗阳是最让我们骄傲的学生,是最让我们心疼的学生”。

    罗阳是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高空设备专业1978级学生,毕业后他坚守在601所,一干就是20年。后来他当了一把手,为几个重大项目的研发呕心沥血,矢志不渝。

    在郑彦良眼里,罗阳“做事韧性足,与他年轻时候喜欢打排球有关,有种不服输的精神”,“歼-15上舰两个月就起飞了,西方舰载机从上舰到起飞需要5-8年。罗阳和他的团队创造了奇迹!”

    罗阳不朽,吾辈不辍。2013年6月17日,《中国青年报》以《在罗阳精神感召下赴会》为题,刊发了本报记者在共青团十七大上的采访,并提出:青年该向罗阳学什么?“忠诚、坚守、热爱、奉献”成为罗阳精神感召后辈的时代强音。

    2013年,中航工业集团在全行业发出“学罗阳,做先锋,见行动”倡议,希望这样的青年榜样能真正走进青年的心里,把榜样精神内化成工作动力。罗阳离世后,一个个突击队和攻关小组成员像罗阳一样坚守岗位,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2013年5月,按照中航工业集团党组的部署,集团团委成立了以罗阳烈士命名的“罗阳青年突击队”,授旗、动员、出征,号令一出,集团广大团员青年热烈响应。很多单位“本来想招30人左右,组成两个示范突击队,结果报名的青年有100多人。”罗阳精神如火炬般燃烧,激励年轻人奋勇争先。如今,全国各地数千支“罗阳青年突击队”承担起集团各种急难险重任务,践行着航空报国的远大志向。

    本报北京11月13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崔丽 吴晓东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11月14日 03 版

英雄远行10年 罗阳精神不朽
为蓝天盛会添一抹“志愿红”
“暖心煤”送到农牧民家
2022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
北京启动长期滞留京外人员专项救济措施
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无数“罗阳式”新时代好青年
“新农人”华梦丽:“神奇农场”里的别样青春
中国空间站“T”字构型组合体首迎“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