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2022年9月,大学校园迎来又一批新生。今年是恢复高考45周年,尽管高考不再是年轻人唯一的成才之路,但知识依然改变着命运。
---------------
高中流光溢彩的生活随着高考结束的铃声悄然远去。我还记得,当最后一场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我如释重负,又仿佛一下子失去了重心,进入某种真空状态,一时竟不知该干些什么。那种面对未知的茫然充斥着全身,使我不敢去想象未来的生活。
于我而言,高考就像一道海岸线:在此之前,我一直在岸上生活;现在,则是自己去无边无垠的大海中探索。如果说,高中是对日复一日“三点一线”的轨迹了如指掌的“全知”生活,那么,大学时期迎接我的将是无限的未知。
在大学校园里,我感受到了一股充满活力、自由向上的青春气息。随意走进一间教室,不难感受到学生们静谧自律的氛围;与同学交往时,大家讨论的是关于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时事话题,是“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等奥义,是原子结构的科学原理……这或许就是大学之道的内涵所在——不功利、无拘束地在知识海洋中畅快遨游,然后再择一业“务实笃行”。
我所学的材料专业,是不少同学调侃的“天坑”专业之一,却是我一直以来的志趣所在。高中时,我就很喜欢做实验,惊喜于每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也为新材料的出现如何推动着人类社会进步而无比感慨。
后来在做各地试题时我发现,试卷上的很多题目都是与最前沿的尖端技术相关。比如,物理的磁场问题,会以电磁弹射系统为场景,这是应用在航母中的核心技术。这时我才深切意识到,原来所学的知识与现实是如此息息相关,也进一步坚定了我想学习前沿技术的决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我所在大学里的“双一流学科”,专业建立的时间虽短,授课的却都是业内顶尖教师,许多科研项目也都直接服务于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战略。上课时,老师常常会与我们分享他们所做的研究课题以及线上各类前沿讲座、研讨会。这一学期,我不仅开阔了眼界,还构建了全新的知识体系。
数字经济时代,硅优异的半导体性能,使其成为制作计算机芯片的主要元素,从而使芯片行业产生了变革式发展,推动人们身边的电子产品不断更新迭代。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我国对芯片的研究也更加迫切,材料学科正是解决这个“燃眉之急”的关键一招。我期待自己不仅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未来也能在更多“卡脖子”技术上取得突破。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与新材料、新能源的研究息息相关。我深信:自己的专业正是一条值得青年不断深耕、努力奋进的新赛道。
与中学不同,更多的生活细节织就了一个大学生丰富多彩的日常。比如,我很喜欢清晨沐浴着阳光,走在充满活力的校园中,看食堂窗口上方冒出的氤氲热气,听教室里传来的学术讨论的声音。我也很喜欢闻空气中夹杂着的青草芳香,听树叶沙沙作响,然后捧起自己喜欢的书,与作者展开一场“沉浸式”对话。落日余晖下,我会到操场中尽情奔跑,挥洒汗水。
学校的图书馆里,排布着琳琅满目的书籍。打开一盏颇具年代感的台灯,历史的厚重感铺展开来。置身其中,我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在知识的海洋面前,只有激流勇进才可能获得一身“流线型肌肉”。也只有埋头苦读,抬头实干才能开创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张昊博(大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