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型垂直流湿地、雨污水截流湿地、浅滩湿地,清水回用廊道等三道拦截体系形成保卫水质的“重要堡垒”。改善过后的水质稳定达到地表III类水水质。在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苏州生态涵养发展试验区消夏湾湿地生态安全缓冲区(以下简称:缓冲区)是当地的标志性工程。
金庭镇的主镇区位于西山岛,该岛是中国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岛屿之一。长期以来,全镇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理念,推出多项务实举措。
全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生态综合整治,走“生态、农业、文化、旅游”四位一体发展之路,致力打造“太湖生态岛”。正因如此,金庭镇西山岛也成为老百姓口中的“太湖绿肺”。
打造重点项目 让湿地更绿色
在污水截流中实现污染物“由多到少”,即为“截”;在导流入生态缓冲塘中实现污染物“由少到集中”,即为“导”。一“截”一“导”间,缓冲区做到污染物控源、生态净化、多功能利用等多种科技湿地技术。
缓冲区项目总范围约18平方公里,总投资约3.2亿元。缓冲区主要建设万亩良田治理区、南湾村落治理区、太湖湖湾补充区、缥缈汊湾核心区等4个区域,建设各类科技湿地和浅滩湿地共210公顷。
目前,缓冲区利用强化型垂直流湿地高效处理污染物,利用工程化手段,对湿地的降解功能进行高效强化和管理,以打造纯生态、无添加的生态处理系统。经过净化的清水进入清水回用廊道不仅形成潺潺水流的自然景观,也可以为浅滩湿地进行清水供给,有助于更好地恢复生物多样性。
缓冲区项目已被全国水污染防治部际协调小组列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典型案例。同时,缓冲区被列为江苏省生态安全缓冲区示范项目。
金庭镇着力于多功能利用缓冲区,修建2.8公里沿江栈道、打造15.5公顷湿地自然公园,并逐步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示范区。金庭镇聚焦重点项目,促进太湖生态岛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如今,金庭镇逐步呈现“云雾蒸腾的山、清澈可人的水、风景如画的村”的美好景象,并成为太湖流域践行两山理念的示范样板。
压实责任制度 让水更清澈
一段时间以来,有着3亿年历史的植物“活化石”松叶蕨、有着“国蝶”之称的宽尾凤蝶、有着“水中大熊猫”美称的桃花水母等动植物、昆虫纷纷“落户”金庭镇。这些罕见物种的出现在学界和社会界都引起不小的轰动。这正是太湖生态岛生态持续向好的有力证明,也充分说明保护手段的有效性。
“家乡美不美,就看山和水。”金庭镇河长办不断加大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多举措综合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为推动太湖生态岛条例落实,全力做好河湖管理保护,持续改善全镇河湖生态环境质量,金庭镇不断压实责任,建立“河长制”,为每一条河量身打造“一河一长”。
金庭镇为每条河道设置河长制公示牌,明确责任人和管理责任,逐项分解、量化指标,确保工作任务件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常态化开展河长巡河,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此基础上,金庭镇完成金庭镇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工程,积极推进雨污分流,对堵塞管道进行疏通,全面封堵违法排污口。渔民退捕上岸后,也自觉加入队伍,定期巡查河湖,并开展疏浚河道、打捞蓝藻等日常工作。“全民共治”在金庭镇蔚然成风。
金庭镇加大河长制工作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村级河道协管员、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普通群众等监督作用,加快形成全民参与、部门联治、社会共治的社会氛围,并持续开展河道清淤、湿地修复等工作,打造集防洪、供水、生态多功能为一体的自然生态系统。
创新发展理念 让环保更智能
近年来,金庭镇打造新场景,激活新经济,做好“车”文章。在探寻新型产业路径的同时,金庭镇大力发展绿色智慧交通、低碳交通,让创新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涵养生态。
目前,环岛公路和镇区主要干道已安装近百套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全岛建成单向100公里智能网联道路。
太湖生态岛的建设,不仅要擦亮生态底色,还要提升发展成色,而要做到这一步,必须紧紧依靠产业突围。在金庭镇新能源展示体验中心,居民足不出岛,就可一站式选购20多个品牌的新能源汽车。百度世界级自动驾驶示范岛项目、中建二局生态环保科技等绿色产业项目已相继落地。
在做好污水治理提质增效、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同时,金庭镇打造现代生态环境治理的“苏州样本”,并持续发挥科普公益属性。在假期,金庭镇还会组织相关工作人员为中小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科普活动。他们围绕太湖生态岛,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热爱环境的思想情操与学习意识,充分挖掘资源,着力打造“沉浸式”特色科普阵地。
金庭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全镇强化规划引领,在实践中理清项目之间的联系,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实操性,保证各项目实现立项到竣工验收全过程分步有序实施,从源头做优水生态、做美水文章、做好水安全,不断擦亮太湖名片。
(信息来源: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