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9月2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大学的意义不只是把学生“拽”回课堂

杨鑫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9月20日   08 版)

    “大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但不一定在课堂上。”日前,《光明日报》有报道称:近年来,大学生不爱上课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据暨南大学一名教授观察,不点名的课堂,出勤率可能不到50%。而来上课的学生,也大多沉迷于手中的电子产品,认真听课的寥寥无几。此外,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朱富海发现,除了不爱上课,学生们也表现出沉默和被动,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不愿被点名发表看法。

    看到这则报道,我不由得回想起大约10年之前,自己的大学时代。其实,“大学生不爱上课”算不上什么新闻,早在我读书时,这就已经是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常态。在我的观察中,那些不爱上课的同学未必不爱学习,其中甚至不乏成绩位居年级上游者。其中一部分人缺勤时,并没有去休闲娱乐或打工赚钱,而是跑去图书馆自习。从这个角度上看,恐怕不能简单将“大学生不爱上课”归结为大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

    大学生为什么会“不爱上课”?抛开少数心思完全没在学业上的人不谈,大多数学生这样做的理由,不外乎是一个“性价比”的问题。学生的主业是学习,来到大学就该认真学习知识,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哪怕从最功利的角度出发,只追求学历学位,该修的课也一门都不能少。但是,在以考试为主要考核方式的大学学习中,修课获取学分跟“上课出勤”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联系。即便任课教师采取点名等方式,使学生不得不出勤,学生也可能“人到了,心没在”。如果在学生看来,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没什么意思且不听课也能考过,他们自然可能将本该上课的时间,分配给在其看来“更有意义”的事。

    大学并非纯粹无瑕的象牙塔,大多数大学生从一入学开始,就得为毕业之后要面对的现实早做打算,很难单纯地“为求知而求学”。过去,相比于老老实实听课,很多人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职场实践或准备留学上。近年来,考研考公日益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的主流选择,一些人为了尽快获得考试优势,也将精力更多放在课堂之外的备考之上。

    在这些外因的“挤压”之下,如果大学课堂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收获,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期待,自然容易失去学生的青睐。要改善现状、提高大学课堂的“效用率”,一方面需要学校和教师从课程设置、授课方式等方面入手,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要让大学生看到课堂授课的独特价值,使其意识到:有些课堂体验无法被自习简单替代。

    要做到前者,高校教师必须在授课上认真下足功夫。在我的求学生涯中,既遇到过学术水平一流,但在授课上并不上心,只知道照本宣科的教师,也遇到过只是年轻讲师、副教授,但能用多种方式把知识讲得活灵活现,善于营造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思考的教师。第一种教师的课堂往往人数寥寥,即便人多,气氛也十分沉闷;第二种教师的课堂,则是堂堂爆满,很多人就算没选上课,也愿意前来旁听。

    相比之下,大学生能否看到课堂授课的独特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与年轻人自己的领悟程度有关。实话实说,我上本科时,也有一两门专业课不爱去上,最后几乎全靠自学通过考试。那时,我甚至会因为自己没怎么上课也能考高分而沾沾自喜。但是,直到读硕士时我才发现:同样一门知识,有大学里的教师带着探索,和全靠自学背诵考点,其学习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就算有些教师授课水平不佳,能跟着他们把整门课程的知识体系过一遍,也胜过自己“盲人摸象”。毕竟,大学教材人人可买,但要考进好的大学却不容易。能在课堂上得到教师的引导,不正是大学教育最独特的价值之一吗?

    不论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还是期待大学生“开悟”,都不能一蹴而就。有人或许认为,让大学生回到课堂,可以靠频繁考勤、加强课堂电子设备管理等方式迅速解决。但这些手段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反而会让大学生感到自由被限制,产生逆反心理。今天,社会关注“大学生不爱上课”这一议题,为的并不是在表面上把学生“拽”回课堂,而是让大学课堂的价值免遭浪费。

杨鑫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9月20日 08 版

大学的意义不只是把学生“拽”回课堂
余华英拐卖儿童11名获死刑体现罪刑均衡原则
劳动者要求合法待遇 维权应当更简单
堪比动作大片 军训原来可以如此“硬核”
填补带娃真空期 让城市更加“儿童友好”
同一场电影票价迥异 观众还能不能愉快观影?
招聘背调不能成为没边界的“滥调”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