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04年出生的南京姑娘王雪丹来说,今年寒假格外不同。她是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1月22日起,王雪丹等11名学生来到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同心社区报到。
王雪丹参与的是南京工业大学团委与南京市团组织共同开展的“社区有我 青春报到”行动。去年11月,南京工业大学与江北新区、浦口区团组织就开展过校地共建工作推进会。
村社区的基层团干们诚邀高校青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此次推进会将县域共青团改革、城市基层共青团改革试点镇街、村社区的需求和南京工业大学相关学院专业优势结对共建。
王雪丹来到基层报到后,同心社区工作人员王文杰向她讲述起最近遇到的难题。目前,社区内许多双职工家庭的孩子已经放假。由于工作原因,他们的父母并不能在家陪伴孩子。王文杰希望,社区能举办“冬令营”,让孩子们在社区免费做作业、上兴趣班。
可举办“冬令营”需要不少人手。王雪丹等11名大学生的到来解了王文杰的燃眉之急。王雪丹接下该任务,负责由14个孩子组成的“冬令营”班级。
“初次带娃”的王雪丹小心翼翼,生怕孩子们磕着、碰着。王雪丹还为这些孩子设计课程。上午,她会辅导孩子写作业;下午,她与同学们领着孩子们做运动或通过趣味游戏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知识。
芳芳(化名)是该社区的一名还在上幼儿园中班的女孩。她比较怕生。芳芳来“冬令营”是因为王雪丹的“班级”里有她熟悉的一位姐姐。尽管这样,她还是被吓哭了。为了让芳芳尽快融入集体,王雪丹经常“抱抱”“贴贴”芳芳。在相处过程中,芳芳越来越喜欢这个大姐姐。
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为王雪丹打开基层工作的眼界。而这些大学生的到来也切实解决了基层团组织面临的“缺编制、缺经费、缺办公场所、缺工作人员”的“四缺”问题。
无独有偶,南京工业大学2022级园林专业的镇江小伙吕奕阳走进江北新区沿江街道路西社区。从去年8月起,在老师的带领下,年仅20岁的吕奕阳成为一名“社区景观设计师”,为该社区设计“共享花园”。
路西社区工作人员张达伟告诉吕奕阳,在社区的东路口,有一块400平方米的空地。地面破旧,还有些脏乱。平日里,居民们只是从这里路过,从不会停留。路西社区希望利用起这块空地,为居民们打造一个景观空间。
吕奕阳带领同学们向社区居民发起问卷调查,询问他们对社区景观改造的看法。这次调查的结果让吕奕阳感到“头大”。原来,居民们对空地的改造计划持不同意见。家里有小孩的居民希望在空地上设置娱乐休闲设施;而上了年纪的居民则希望可以建一个小花园,供居民们休闲。
甚至,不少居民还提出用空地来种些瓜果蔬菜、花花草草的愿望。他专门联系学校老师,介绍村民们对于空地改造的不同需求。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以“共议、共建、共治、共享”方式营建的社区微更新项目被命名为“共智花园”。
设计时,老师带领着吕奕阳在400平方米的空地上尽力满足每一位居民的需求。他们共开辟用于种植的18块土地,并用格子隔开。每一个“种植格”大约两平方米,基本能够满足居民的种植需求。
吕奕阳发现,这些“种植格”恰恰增加了该空地的“绿意”。结合所学知识,他向村民们传授薄荷、小西红柿、菊花等的种植方法。这些植物种植起来难度相对较低。在夏天时,这些植物还可以驱蚊虫,“一举两得”。
此外,儿童娱乐、休闲座椅等设施也被合理规划进改造计划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施工,路西社区的共智花园正式投入使用,并获得一致好评。从那天起,吕奕阳等师生的电话都被“打爆”,不少社区都提出建设共智花园。
今年寒假,吕奕阳给张达伟打去电话。张达伟告诉他,原来行人路过就匆匆离开的脏乱差道路如今已成为居民休闲的聚集地。
每到下午,小朋友们在滑梯等设施旁玩耍。上了年纪的居民们三五成群地坐在长椅上,晒着冬日的暖阳,拉家常。
“帮我告诉已经申请种植格的叔叔阿姨们,冬天来了,可以给植物施些肥,来年长得更好!”吕奕阳感受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他觉得共智花园就像是自己亲手栽的一棵树,如今已然开花结果。
再过一段时间,吕奕阳团队要去其他社区走访、蹲点。他们希望共智花园可以惠及更多的社区。
在社区工作中,吕奕阳也有所收获。他认识了一个全新的职业——社区景观设计师。他希望以此为目标努力,为更多的社区进行微景观更新、改造,方便更多的居民。
南京工业大学团委书记王郁超介绍,社会实践是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本科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获得相应实践学时,累计获得150个实践学时后获得3个学分。此举形成包括学生个人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和团支部工作成绩单这“两张成绩单”,也就是说,青年的个人成长和支部的组织建设都有制度保障和可视化呈现。
王菲 许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