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3月0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被黑洞“吸引”的年轻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实习生 朱澹清 通讯员 闫瑾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3月01日   03 版)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物体之一,任何接近它的东西都会被吞噬,连光也无法逃脱。拥有超强引力的黑洞,也吸引了无数研究者,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大四学生胡瀚文就是其中之一。

    不久前,胡瀚文提出了一个演化黑洞模型,首次将正规黑洞融入奇异黑洞的演化终态,以全新的视角解释了正规黑洞并研究了相关的量子效应,该项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欧洲物理杂志C》。

    这个从小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轻人,善于用形象的描述来解释一个艰涩的道理:假如一张床单代表着宇宙,那么在中间放一个铁球,床单会自然地向放置铁球的地方凹陷。如果此时,在凹陷的地方放置另一个较轻的小球,小球自然会向着铁球运动,看起来就好像被吸引过去了一样。这就是引力的本质。

    然而,当一张撑开的床单突然被一个大铁球砸中,那么,一圈圈波纹会以被砸中的点为中心向四周散开。如同在浩瀚的宇宙中,物质受到扰动,引力波就随之产生。爱因斯坦将引力波比作时空的涟漪,好比平静的水面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这些宇宙中奇妙的时空涟漪,一直牵动着数千光年之外,一颗蓝色星球上一位00后男生的好奇心。

    父亲送给胡瀚文的一本科普读物《一千零一个天文学之谜》,是他探索世界的第一颗种子,幼儿园大班时,这本书几乎被他翻烂了。小学时,他盯着电视里播出的嫦娥探月工程的新闻看了许久,用纸和玩具做成了一个飞船模型,“我享受那种探索新知的快乐”。

    2020年,胡瀚文考入南开大学,经过二次选拔,他以优异成绩进入了物理伯苓班,如愿在自己喜欢且擅长的物理领域学习。从这里开始,胡瀚文正式推开了物理科研探索的大门。物理伯苓班为年轻学子提供了优质的师资,也聚集了一群和他志同道合的人。

    大一下学期,由缪炎刚教授讲授的专业课《数学物理方法》难度非常高,但深深吸引着胡瀚文。“我对引力物理和宇宙学比较感兴趣,随后就顺理成章地就加入了缪老师课题组。”找到了一个推动自己加速前进的科研团队,这对胡瀚文而言,是艰难的科研之路上“一件最幸运的事”。

    在团队的帮助下,胡瀚文有了更高更广阔的科研舞台。每当他的思考或推导走到死胡同,他就会和课题组的师兄师姐或老师讨论。他这样形容:“科研就如登山,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慢慢地修建楼梯、护栏,甚至是搭建起客栈。”老师指引一个方向,至于如何到达这个点,就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了。“躺在床上要是突然想通一个(之前没懂的)地方,就会立马起床记下来。”胡瀚文说。

    有人称,“物理是一门很‘劝退’的学科”。胡瀚文则认为,学好物理“是一件挺磨砺心智的事”,需要有抽象思维,还要有逻辑思考和推理能力,最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纯粹的热爱。

    如今,当向高中学弟学妹讲述自己的大学生活和科研经历时,他都会跟大家聊一聊“热爱”这件事。对大部分高中生而言,沉重的学业压力让他们无暇去思考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而胡瀚文常常鼓励他们,一定要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热爱会驱动你不知疲倦地努力”。

    本科毕业后,胡瀚文将进入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研究的仍是他热爱的宇宙学、引力波等相关领域。“学理论物理的人一般都是比较有情怀的人。”他说,“有情怀就不会怕吃苦,做自己喜欢的研究,顺便读了个博士学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实习生 朱澹清 通讯员 闫瑾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3月01日 03 版

返乡做公益 收获圆满假期
少年警校护“童”成长
被黑洞“吸引”的年轻人
海上“钢琴师”守护向海通道铁路供电安全
习近平为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作序
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
冰天雪地求学路的13年变迁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