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3月0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试水国家资源性经济转型试验区

山西:“锅炉房”如何变身“生态园”

本报记者 刘建林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3月02日   05 版)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山西焦煤集团的煤炭产量超过了1亿吨,年销售收入超过了1000亿元,成为山西第一强企业。成就如此,该集团董事长白培中却觉得美中不足——煤炭的成分还是太大了,虽然也有像财务公司年创收6000万元的新亮点,但产业链的延伸、非煤产业的突破还是相当柔弱。山西焦煤必须尽快走出老模式,创造出高质量、高效益的新机制。

    成也煤炭烦也煤炭。山西焦煤的发展轨迹也是山西省近年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负增长到两位数增长

    在刚刚结束的山西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省长王君在报告中披露,预计2010年山西全省生产总值达到8700亿元,比2009年增长13%;财政总收入完成1810亿元,增长17.8%;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70亿元,增长20.3%。上述三指标分别是2005年的2.1倍、2.4倍和2.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640元、4730元,增长11.8%、11.6%。

    从2009年的负增长,到2010年的增幅13%,尽管重新走上了快速增长的发展道路,但山西人并没有简单增长的成就感,而是苦寻新的、绿色、生态化发展道路。

    多年来,倚重煤炭、甚至是一煤独大,成了山西经济的特色。

    有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山西调运到全国各地的煤炭有近百亿吨,仅去年一年通过大秦铁路运出山西的煤炭就有4.05亿吨。煤炭再加上山西本土电厂、以山西煤炭为主要原料的各地火力电厂构成了我国基本能源的基础。采煤、发电,要付出水资源流失、采空、沉降、空气污染、煤矿事故等多种沉重代价。

    山西是全国人民的“锅炉房”,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幽怨,却也是事实。这还不是最主要的,煤炭不可再生,枯竭以后怎么办?这才是山西人民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逐渐意识到了资源经济的严峻性,在可持续性发展方面投入的精力越来越多。特别是2010年下半年,几乎把全部的精力用在构建长远发展机制、创造更加适合山西省情的发展方式上来。

    2010年7月29日,省委书记袁纯清在该省领导干部大会上指出,山西必须以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为重点,加快推动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当年年底,国务院批准山西设立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能不能再造一个新山西

    虽然有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等8个国内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德国鲁尔工业区、美国休斯敦地区等地先行发展的经验,但资源型经济的转型,依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山西将如何走出试验区的发展特色?这一问题历史性地摆在了山西人民面前。

    试验区如何行进?除了“先试先行”,还没有成型配套的政策或模式。省委书记袁纯清意识到,转型发展概括地讲就是,传统产业抓提升,新兴产业抓培植。抓传统产业的提升,主要是发展循环经济,让煤、焦、电、冶、建材等传统产业循环起来,产业延伸出来,效益提高上来,使循环的过程成为提升的过程。就煤炭来说,要挖好煤、用好煤。通过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提高循环化程度,做到清洁挖煤、安全挖煤,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的破坏,防止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生产事故。在此基础上,在用好煤上下功夫,把煤作为燃料和原料,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深度开发利用,吃干榨尽,产生最大效益。总之,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资本优势,坚持提升传统产业和壮大新兴产业,两条腿走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持续把转型的文章做下去,发展空间巨大,山西前途无限。 

    袁纯清强调,跨越发展的实质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更高水平的发展,是量和质的统一,既包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也包括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效益提高、质量提升,既包括经济规模扩大、总量增加,也包括发展方式集约化、现代化,既包括经济实力增强,也包括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增进人民福祉。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加快从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现代产业体系迈进,加快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迈进,加快从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加快从低水平的基本小康向高水平的全面小康迈进。 

    省长王君指出,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以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重要抓手,以安全生产为重要保障,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基础上,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再造一个新山西。

    寻找新的增长点

    近一段时间,抓住机遇、紧贴实际推进国家资源性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已成为山西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晋中市是山西“一核一圈三群”(太原核心区、大太原都市圈、晋北中部城镇群晋东南中部城镇群晋南城镇群)中重要的一个城市,市长张璞表示,目前,该市2011年已储备49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034亿元,今年年度计划560亿元,包括吉利一期10万辆新能源汽车和发动机研发制造产业化项目,这也是山西今年在新能源项目中,重点推进的一项内容。

    临汾市委书记谢海说,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都是高于第一和第二产业的,而我们的实情是“一产弱,二产强,三产薄”。他提出,在现有的水平上,应该出台细化的评价体系,让第二产业的结构也更趋于合理。比如运输结构,“太原铁路局的运输总量黑白比为77∶23,这就意味着,每运出100吨物资,就有77吨是煤炭,23吨是白货,白货包括水泥、机械等。去年,太原市的运输总量是5亿多吨,煤炭就占了4亿多吨。”这一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山西经济构成的变化。

    除了以煤为主支柱产业的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跨越发展也正成为山西人蓄势待发的新的增长点。山西出版集团党委书记齐峰说,一部3D电影《阿凡达》,全球票房超过25亿美元,同时带动3D电视的出现,这是文化产业与高科技结合产生的巨大效益。科技的发展,不仅使“文化+科技”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为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文化之所以成为产业,关键就在于一些科技手段被应用到文化领域。为此,山西省要着力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努力推进文化领域的科技创新。另外,要着力鼓励文化创新,支持大型文化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引进科技人才,开发科技含量较高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让文化“软实力”发挥“硬效益”。

广州拟对“公车私用”收费
百姓建议统一标识全民监督
有多少“地标建筑”可以重来
重庆房产税一个月征收近15万
山西:“锅炉房”如何变身“生态园”
失能老年人照护困扰中国家庭
中国空调企业首推“一年免费包换”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逼近汇改以来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