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截稿时间还有3天,她已经开始焦虑。就像一桩悬而未决的疑案,或者楼顶上那只迟迟不肯落下的靴子,搅得人心神不宁。木地板上留下一个脚印,很多人可以视而不见,她却一定得擦掉才罢休。对的,稿债就是留在时间地板上的讨厌“脚印”,一定得早早抹掉方能心安。
丢下不断刷微信的手机,关了电脑,慌慌张张地从衣柜里往外扯准备旅行的衣物,电话铃声响了——几天前就该发的邮件一直没发,对方不得不再次催促。文件夹里狂找一番按完发送,突然想起还有一张团购券没用,回来就过期了,得赶紧申请退款。然后,防水外套去哪儿了?上次出门回来一直没动过,糟了,还塞在旅行包里没洗呢!终于能出门的时候,已经晚了。原打算顺路去把信用卡欠款还上,显然不可能了!
3个女人端着各自的咖啡——美式,拿铁,卡布奇诺,闲聊,说到了小区停车位紧张。一个女人说,噢,是有点儿,基本都是他开车。另一个说,四处找地儿,费些工夫总能找到。第三个忍不住笑了:楼下没车位我就打电话,撒娇耍赖让某人来停。
人们的行为方式如此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恋爱方式,不同的婚姻家庭。你很难就事论事说一种行为或者相处方式的原因是什么,因为那也许要追究到很久以前——父母的生活态度,教育方式,两个人自相处开始渐渐培养的习惯。
为什么有的人总能提前做好准备,有的人却难逃拖延症?除了个性使然之外,一定还有别的原因。在井然有序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多半无法忍受衣物、电脑、书籍乱作一团;习惯于重口味的人,自己炒菜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放进辣椒。
接下来,为什么总是你去超市买东西,然后自己拎上楼?而她,即便两手空空,也不会想到去把车里的购物袋拿回家?为什么同样想有一个GUCCI包,你会自己偷偷买了不告诉丈夫,她却以“礼物”之名提出要求?
无数个看似无关却有内在逻辑的小事件,造就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并且经过不断强化,固定成一种难以摆脱的行为模式。我们假设一种场景:女人在厨房里忙碌,男人会作何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先的家庭中,父母的角色定位。如果这种旧有的“家庭习惯”没有受到干扰和阻碍,很可能就会沿袭下去。来自不同家庭的女人,或多或少总会对男人施加影响,只是方式各不相同:有人直截了当,有人旁敲侧击;有人雷厉风行,有人潜移默化;有人针锋相对,有人婉转迂回;结果也大相径庭:有人成果斐然,有人进展迟缓;有人胜券在握,有人一声哀叹。
也许你并不喜欢一个人做家务,可一开始,你没有很认真地表达意愿,提出“分担”的要求;或者,对方总是达不到你的要求,洗不干净碗,煮个面条都能让厨房一片狼藉,于是你不得不大包大揽。结果可能就是,他习惯于袖手旁观,也习惯于你的抱怨不满。
这样就形成了固有的家庭模式。你会发现,大家并没有明确分工,可你不会去洗车,他也基本不洗衣服;陪小朋友上钢琴课多半是你的事儿,还房贷信用卡之类是他的职责。模式的不同,不仅在于这些基本分工的差别,更在于面对相同事件时的不同处理方式。
两家人都决定外出度假,也都由男人负责旅行事务,结果却截然不同。一家人直接飞到了海边,然后在酒店的游泳池边晒太阳。另一家人在某个机场中转,耐心地等待延误的航班,随后出入于不同风格的青年旅社。是的,有人以便捷舒适为原则,有人要实现最高性价比;有人注重品质,有人在意体验。所有这些,取决于不同夫妻的生活方式,然后慢慢成为一种家庭风格。
如果目前的这种家庭模式,不是你想要的,怎么办?尽管惯性的作用强大,可习惯于某件事,往往是妥协的产物。你习惯于发生争执后自己出门找乐子,其实你想要的是他能道歉认错;你习惯于陪公婆过春节,其实你想要两个人的浪漫新年。若是不想再妥协呢?
改变的阻力和代价时常很大。你想过一千次把家重新装修一遍,将他的那些一万年不用却舍不得扔的东西通通丢掉。可是,你需要在旧家的基础上重建,你得保护好木地板,搬开旧家具,整理一屋子的书,收拾几乎进不去人的储藏间……并且,你需要他的配合,而他认为一切都挺好,你的“折腾”完全莫名其妙。
这还仅仅是具体事件的改变。种种习惯,生活态度,相处方式的改变,实在太麻烦了,对吧?你能做的是什么?我不知道。可一定不是指责、痛斥、喋喋不休。记住,抱怨,只能证明你的无能。
我想吃个苹果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还是有人替你削好送来?试一试,不再使用惯常的做法,看看会发生什么?相信聪明的你,不至于连这点儿小事都搞砸。
冯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