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北京,回到家乡,小纤同学的第一次震惊,来自一只狗。
事情是这样的,她毕业后留京,独自一人生活。生性独立,加上后来学理科、练长跑,在公司独当一面,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她事事都不肯求人,样样都要自己来。当然,更现实的原因是,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即便想求个人,也先得走个二三十公里,有那工夫,倒不如自己设法解决。
回到家乡后,她照旧奉行在北京生活的准则,不求人,也和别人保持距离。结果,有一天,老朋友上门来,施施然丢下一只泰迪犬,说自己要出差,让她帮助照看一周。她当场就震惊了,勉强接下狗,却气愤地想,这种事情怎么好意思麻烦别人?这种事情难道也可以麻烦别人?她坐在沙发上,心理重建了很久,终于接受了一个事实,自己独立太久,已经不习惯依赖别人,也拒绝被别人依赖。而现实中,人们都得有所依赖,也得被别人依赖,适度的依赖与被依赖,是人和人之间建立联系的方式。
她甚而体会到,这大概也是她情感生活一片空白的原因之一,和她是在北京还是二线城市无关。一个会修水管、装灯泡、喝醉酒自己回家、不动声色端上一桌子菜,和票贩子、各类家政公司、社区大妈长期建立着良好关系的女人,别人即便想要亲近,恐怕也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她一度瞧不起公司里那个总要男同事帮忙制作PPT的小姑娘,常常暗想:“下次谁帮你?”但该女总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她后来悟出一个苍凉的道理,该女不是没有学习能力,而是把这当作一种交际手段,她用不断地寻求帮助和接受帮助,在国贸写字楼的那个小世界里建立起了一种惯性,给所有人施加了一种心理暗示:她应该被帮助,帮助她是快乐的。
我们自小就被教育,要独立,不要依赖别人,各种民间谚语也在谆谆教导,靠人人走,靠墙墙倒,其实,不存在一个没有依赖的世界,人都得和别人通过各种渠道建立联系,依赖也是渠道之一。人们用依赖,向别人发出信任的信号,用依赖说明自己的亲密感,用依赖和被依赖,建立付出和回报的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从某种意义上讲,依赖,其实是亲密关系的号角,带点侵略性,也带点刺激性。过度强调依赖的副作用,只会让人在必须要依赖的时候,陷入纠结,举止失常,就像,很多人的失眠恐慌,恰恰来自对失眠恶果的了解。
尤其是在情感领域,依赖和被依赖,有时候不是那么黑白分明的,依赖,有可能是被依赖的另一种方式。例如我的朋友A和B,在我们看来,A总是生出各种事端,要B去解决,家事,工作上的事,生意上的事,眼花缭乱地抛过来,一直都不肯消停。而B也总是默默地接过来,不发一言地设法摆平。我们暗暗称奇,觉得B过于随和,承担了太多义务,但当我们和B深入聊起这种情形,他却表示,这些事都在他的能力范围内,他很享受A的这种依赖。在他看来,这是两个人的一种交流方式,他们用依赖和被依赖,触摸对方的存在感,刺探对方的亲密感,像深海鱼类的声呐系统。他们在这种依赖关系上,达到了某种默契与和谐。看起来,是A在依赖B,事实上,B也在依赖A,被依赖,就是他的依赖。
当然,这种默契的秘诀,在于适度。要适度依赖,磨练依赖的技巧,但不能把依赖当作生存之道。
现在,我再来告诉你,开头的那位小纤同学怎样了,她后来养了一只泰迪犬,出差时,她也学会了把狗丢给别人。她在这个城市最亲密的朋友,就是那几个可以互相寄养狗的朋友,是依赖导致了亲密,还是亲密引发了依赖?她现在不想去追究其中的因果关系。
韩松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