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召开的海南省两会上,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人大代表吴士存说,海南省建省之初,中央曾考虑过一个动议,就是海南是否建立特色自由贸易区。
海南建省,可是1988年的事情。那时,如果真的建成自由贸易区,到今天,海南该是什么样子?
对此,民革海南省委提出,早在海南建省初期,也曾有过设立“海南特别关税区”的想法。
可惜,这些设想都没能施行。
因而,当代省长刘赐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探索推动自由贸易园区建设”的时候,当地舆论表现出了“苦盼已久”的复杂心情。
自贸区,对于海南来说,这一次将“美梦成真”?
从海南建省之前的1987年,有关各方就提出,要在海南建设特别关税区,即把海南从国家统一的关税体制中划出来,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特别关税制度。
海南建省后的第一次党代会,代表们呼吁:海南特区更特的标志是彻底实现人员、资金、物资进出的“三个自由”,而实现这“三个自由”的根本出路在于设立特别关税区。
据海南日报报道,1989年1月底,海南向中央正式提出了设立特别关税区的请求。然而,从1989年底到1991年底,由于某些情况的变化,建立特别关税区的问题仅是处于一般性研究和议论阶段。
同样,建省之初的1988年,海南为了解决开发资金问题,提出经济特区中的洋浦开发模式,即“引进外资成片承包,系统开发,综合补偿”的利用外资开发方式,并与熊谷组(香港)有限公司达成开发洋浦的初步协议,当年底上报国务院。
第二年的全国两会上,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发言,提出海南省拟将洋浦港中心地区30平方公里的土地,以每亩2000元人民币的低价租给日本企业熊谷组,期限长达70年,此举欠妥。随即,200多位政协委员也就这个问题分别联名递交了提案,在国内外激起强烈反响。
直到1992年3月9日,国务院终于正式批准海南省吸收外商投资开发洋浦地区30平方公里土地,建设洋浦经济开发区。
民革海南省委提案称,即使到现在,海南也是国内距离“自由贸易区”最近的地区,也是再前进一步就是“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开发与开放区。因其目前拥有国际旅游岛的航权开放、落地签证、离境退税、离岛免税等众多优惠政策,岛内“三区合一”的洋浦保税区是目前我国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开发与开放区。
台盟海南省委秘书长蓝海雄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洋浦虽然是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也有了不少优惠政策,但要想建成自由贸易区,仍然还有一些关键点没有突破。
对此,台盟海南省委提出《关于积极吸收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推进洋浦自由贸易园(港)区建设的建议》,建议海南在洋浦推进自贸区建设。
海南省发改委报告称,抓住中央推广上海自贸区开放经验的机遇,探索面向东盟的自由贸易园区的可行性。
全岛面向东盟?还是在岛内找个地方?海南省发改委主任林回福表示,海南正考虑建设自由贸易园区,目前尚处在深入研究阶段。“我们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他说。
吴士存给出了一个思路:海南需要整合现有的保税区,如海口综合保税区、洋浦保税港区,开放程度、经济自由化程度比较高,可以将这两个保税区扩大再扩大 ,最后整合。海南可以进行差异化的发展,如三亚重点发展旅游产品,提高进出口便利化程度;洋浦侧重仓储和出口、加工,海口是个综合物流中心。
吴士存建议,通过差异化监管措施,扩大、整合现有的保税区、保税港区,为将来争取建立海南自由贸易区创造条件。
民革海南省委提案称:“实际上,洋浦的发展需要全国与海南的支持,建设海南自由贸易区实质上就是洋浦政策全岛化,以全国和800万人口的海南岛支持洋浦发展,进而推动海南的发展。”
海南真的适合全岛建设自由贸易区吗?在蓝海雄看来,划出一小块地方更容易操作。洋浦开发区就是海南最合适的地块。“洋浦位于南海西部的泛北部湾中心区域,是中东、非洲油气进入中国的第一个节点,具有背靠华南、面向东南亚和东盟市场的强大区位优势。”蓝海雄说。
海南省财政厅厅长刘平治说:“建设自由贸易区,海南将更加通关便利,投资、贸易各方面都将便利化。”
刘平治表示,海南省正在为建设自由贸易区努力并创造条件。“把中央已给我省的离岛免税政策用足、用活。”刘平治介绍,最近,海南省已经向国务院申请离岛免税政策增加18个商品品种,并放宽购物数量限制。
台盟海南省委则建议,应该务实推进,实现洋浦自由贸易园(港)区建设。按照“务实管用、先行先试、分步推进”的方式,一期用3~5年的时间,主要是围绕洋浦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和油气物流交易中心建设需要,进行政策创新和产业培育,打造洋浦国家级新型石油化工进出口加工自由贸易园区;二期再用5年的时间,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园(港)区。
蓝海雄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在海南建设自贸区,仍然有不少困难需要克服,上海的经验虽然可以复制,但海南的相关人才储备不足,对海南自身的优劣势认识有待进一步提升,政府也需要更加重视自贸区的申建准备工作。
本报海口2月12日电
本报记者 任明超 实习生 王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