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6月1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海上老友记”线上线下

林蔚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6月16日   11 版)

    我们这个群叫“海上老友记”,顾名思义,就是在上海的同学群。群主是小宁,今年3月建群,成员17人。其实,3月之前,我们都在另一个“海上老友记”群里,群主是小米,成员18人。如今这个群,只少了一个小米。

    当初拉我入群的是小宁。她说我们几个在上海的同学建了个群,你虽离开上海了,但没有你这样的“路边社”活跃气氛怎么行。进群一看,果然都是初中、高中同学,一半常居上海,另一半则是我这样的“曾住人士”。

    老乡,同学,还是一帮30多岁的八卦女,这个群的活跃度可以想象。每天早上9点之后,是第一轮“热闹”。妈妈们的早晨都像作战,准备早餐、送孩子上学、奔职场,这会儿才能松口气喝口茶,交流一下最新信息。即便是养尊处优的主妇小米同学,也知道9点前发消息应者寥寥。

    片刻的“早茶会”后,要到午休时分才能迎来群里的小高潮。忙碌的职场女斗士要歇息放松,美国西海岸的芊妈总算将3个孩子安顿入睡,而我们两个东一时区的群友则边吃早餐边刷微信。最后一轮热闹在晚上9点之后。家务做完,当日育儿任务完成,睡前聊个天,然后互道晚安的时候,顺便跟西八时区的群友道声早安。

    方便是大家在群里见的最主要原因。莫说我们这些散落在世界各地小角落里的“游子”,即便是常居上海的几个同学,要见面吃饭聊会儿天都是挺难的。城市那么大,大家的生活又那么忙,30多岁的已婚女士,职场仍在奋战期,家庭责任又重,平日也只有见缝插针在网上闲聊两句的空。周末呢?周末的时间也不是自己的。要忙家务,要送孩子上各种兴趣班、补习班,不比平日空闲。

    有了群就方便了,能随时随地跟朋友联络。得空时多聊两句,忙不开了,过几天想起哪个话题,依旧能接下去。何况还有那么多丰富的资讯源源不断地传来。

    这个群的话题从育儿、美食,到职场、理财,到夫妻关系、婆媳难题,无不涉及。因为人生轨迹大体相似,所以你能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获得所需信息。

    “王老伯上午摘20个瓜,下午摘16个瓜,如果每天卖出相同个数的西瓜,可能几天卖完?”小米刚贴出儿子的数学题,佳妈立刻回答“六六三十六”。不对吧,小米心存疑惑。当然不对,琳琳妈说,她女儿做过类似的题目,只要能被36除尽的数都可以。佳妈立刻抱拳,然后话题就延伸到各类教育信息交流上。

    人际矛盾也是能激发群活跃度的利器。工作上被同事刁难,生活里受了婆婆的气,甚至夫妻吵架,都可以跑到群里发牢骚求安慰。因为知根知底,所以不怕出丑,重要的是发泄郁闷,才能满血复活地滚回去再接再厉。

    如果不是因为后来那场莫名的争吵,我真的以为这个18人的小团体会就这么互相扶持着快乐地走向群里经常提起的那个美好的约定:等孩子大了,我们就组个老闺蜜团,游山玩水去!有玩伴多幸福啊,多亏了这个群,我才能跟好几个原本不熟悉的同学亲近起来。

    春节的时候,芊妈回国探亲。难得群友相见,凑了八九人,热热闹闹地给芊妈办了个接风宴。接风宴在群里直播,美颜自拍,美食美酒,热情叙旧,让我们几个没能参与的都狠狠馋了一把。

    此后一切如常。但半个月后,某天起来刷微信,发现群里大乱。小米发脾气,指责此前聚会时佳妈搬弄是非,如今这些流言蜚语又通过某某及某某传到她耳里。佳妈在喊冤,其他人则忙不迭地各种安慰。

    “这个群忒乱!”小米气咻咻地说。

    “乱的不是群。”芊妈也不高兴。

    “散了吧。”措手不及地,小米把大家逐一从群里踢了出去。

    10分钟后,小宁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重新建了一个“海上老友记”群,又把大家拉了进来。除了小米,她拒绝再入群。

    “女人多的地方是非也多啊。”芊妈后来跟我感慨,“所以还是只在群里交流吧,不想回应的话题,置之不理或者呵呵就好。不像现实里,藏也藏不住。”

    我决定暑期回去时,绝不在群里大肆宣扬搞见面会。其实生活里想见的,始终还是那几个相交十数年的老友。

小学同学忽然建了一个群
为什么我们爱在群里见
“海上老友记”线上线下
停留在哪个圈子并不重要
把爱好做成一件正经事
不断有人走,也不断有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