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花旗贵州手工业发展项目

五年帮助6000户贫困少数民族家庭

本报记者 董伟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1月13日   07 版)

    近日,由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和贵州师范大学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研究中心、贵州日报《小梅访谈》栏目共同发起的“花旗贵州手工业发展项目”,在北京举行了项目总结回顾及以“跨界·寨生”为主题的项目展览,同主题的慈善义卖活动也于当天启动。

    据悉,“花旗贵州手工业发展项目”始于2010年,旨在通过帮助贫困少数民族手工艺家庭提高传统手工艺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营销技巧,从而提高收入水平,传承并保护民族文化,并希望通过企业、民间组织、政府部门等多方合作,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三重目标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花旗中国首席执行官、花旗银行 (中国) 有限公司董事长欧兆伦说:“花旗很高兴连续第五年支持花旗贵州手工业发展项目。贵州传统少数民族手工艺是国家级的文化财产,具有重要的文化和艺术价值。除了支持手工艺在贵州当地的保护传承,我们也积极推动贵州少数民族手工艺走出去,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并加入到保护传承的事业中。此次项目首次在贵州以外举办全貌展览,希望这一努力能够让‘蓝花’飞出贵州,落在更广懋的大地。”

    项目聚焦于贵州省内国家级贫困地区,丹寨、雷山、贵定县及村落,经过5年的深耕细作,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围绕蜡染、古法造纸、织锦、百鸟衣、锦鸡刺绣、米酒酿造等民族传统工艺,贵州项目支持并建立了12个少数民族手工合作社,通过专家授课、同伴技能传授等活动,直接培养少数民族手工艺者近500人,提高了手工艺品的生产制作水平,并在不损害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提高了产量和质量;通过建立合作社产品销售点,帮助手工业者与市场对接,增强手工艺者的谈判能力和定价话语权,并推动产品研发和销售。在项目的支持下,6000户贫困少数民族家庭(超过两万人)平均年增收达30%~40%(以2010年人均纯收入约1000元为基线);项目衍生的“蓝花叙事”注册成功,成为贵州当地的公益品牌;成立了“蓝花基金”,通过小额资助,进一步支持绝对贫困的苗族妇女加入项目。

    贵州师范大学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任晓冬说:“项目通过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集体合作机制及能力建设,在手工艺者与产品市场之间搭建沟通桥梁,推动文化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以提高帮扶对象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实力,并实现对当地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项目除了直接帮扶贫困手工艺家庭,还与绝对贵州创意设计联盟设计团队和盛华职业学院合作,致力于推动少数民族手工合作社的能力建设和产品设计水平,并建立了一个集产、学、研一体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及经济发展的平台;通过在网上进行手工艺作品的慈善义卖,项目支持出版了《手上的记忆》《蓝花叙事(上下集)》《手上记忆-寨生(中文)》《手上的记忆-寨生(英文)》等5本专著;举办了“搁浅在时光村落里的蓝花”慈善义卖活动、“寨生·再生”花旗贵州手工业发展项目作品展演及设计师工作坊活动、跨界·贵州公益艺术沙龙等大型少数民族文化展览和文化推广活动,超过10万人参加,积极推动了少数民族手工业的保护与传承,并提高了社会各界对贵州传统文化的认识。

“听妈妈唱一首古老的歌谣”
杨苗:让侗族的优秀文化“走出去”
五年帮助6000户贫困少数民族家庭
“天路”上的生命救助站
启蒙教育在遵义 “那些戴红星的就是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