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01月2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为新时代城市基层团的建设改革创新提供有力制度支持

——团中央基层建设部负责人就印发《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城市基层组织工作规定(试行)》答记者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1月25日   03 版)

    近日,共青团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城市基层组织工作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公开发布之际,团中央基层建设部负责人就《规定》的制定印发和贯彻落实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规定》制定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市工作,先后召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等作出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城市社区等基层单位调研视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城市基层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党中央提出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明确要求完善党建引领的社会参与制度,坚持党建带群建,更好履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职责。共青团必须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把新时代城市基层团的建设和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团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切实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近年来,团中央先后出台团支部工作条例、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工作暂行规定等团内规章,分领域团的基层组织工作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根据团中央书记处指示要求,《规定》列入2021年全团重点研究制定的基础性团内规章之一。为此,团中央基层建设部组织力量,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要求,借鉴党在城市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相关制度文件,直接并委托部分省、市团组织面向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城市基层党、团组织及有关方面的意见,经过多轮次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起草形成了《规定》送审稿。2021年12月28日,团中央书记处会议审议批准了《规定》,12月31日团中央印发《规定》。

    《规定》是新时代加强城市基层团的建设的基础主干团内规章,对于不断保持和增强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城市青年群众基础,提高新时代城市基层团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和深化改革攻坚,具有重要意义。

    问:《规定》的主要特点和内容有哪些?

    答:团的十八大以来,全团坚持大抓基层、持续推动改革向基层延伸,取得了一批组织成果、工作成果、制度成果和改革成果。《规定》既注重与已有团内规章的有机衔接,又注重将推进工作和改革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制度性要求;既体现原则性、规范性、实践性,又突出方向性、时代性、牵引性,留出政策和工作空间,鼓励基层改革创新。

    《规定》共7章30条、7100余字,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总则,明确了制定的目的依据、组织界定、目标要求。第二章组织设置,对城市基层团组织设置作出规定,突出创新基层组织形态、加强青年社团建设的改革方向。第三章职责任务和运行机制,明确了城市街道、社区团组织的主要职责和在城市的其他类型基层团组织的重点任务,对区域化团建机制、青年之家建设发展和强化基层团组织社会功能作出规定。第四章团员队伍建设,对城市基层团组织加强团员教育管理、增强团员先进性作出规定。第五章基层团干部和青年工作骨干队伍建设,明确了对城市基层团干部的基本要求,对拓宽来源渠道、班子建设、学习培训、激励约束、改进作风等作出规定。第六章领导和保障,明确了团的领导机关的工作责任、支持保障等要求。第七章附则,明确了参照执行范围、解释单位、实施时间。

    问:在推动城市基层团组织规范设置和扩大有效覆盖方面,《规定》有哪些新的要求?

    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经济结构、资源配置、分配方式发生重大变化,青年就业方式、流动特点、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在大规模、跨地域、跨行业的经常性流动中,城市青年群体“原子化”和“再组织化”特征加剧,就业方式的多样性、青年思想的多元化、发展需求的多样化、生活方式的网络化、利益表达的个性化等日趋明显,给城市基层团的建设和工作带来很大挑战。城市基层团的组织设置、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只有更多样、更灵活、更有黏性和弹性,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青年的变化。

    在规范组织设置方面,根据团章规定,团的县级以上各级委员会可以派出代表机关。实践中,乡、镇转设为街道越来越多,但现行团内规章对于街道团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设置未予明确。结合县域基层组织改革创新等方面的实践成果,《规定》对街道团(工)委、社区团组织的设置、委员会成员数量、班子组成等作出明确规定。适应城市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新形势,明确可以依托网格建立团组织,以利于更好服务基层治理。

    在扩大组织覆盖方面,《规定》明确城市基层团组织应当从实际出发,适应街道、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日常运行和团员青年流动分布聚集的特点灵活设置,可以不完全与党组织和行政建制对应。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高、产业集聚特点突出、新兴青年群体集中的区域或领域,区县及以上团委可以派出团工委,可以依托行业协会、商会、产业链等建立行业或产业团组织。不具备独立建团条件的单位,可以利用业缘、地缘、趣缘等因素联合建立基层团组织。可以建立小区、楼栋等社区功能型团组织,可以探索依托物业公司(物业站)、业主委员会等建立团组织。

    在创新组织形态方面,《规定》明确要把青年社团作为团的建设和工作的重要组织依托,适应青年沟通交流聚集方式的变化和城市社会治理的需要,在区县、街道广泛建立志愿服务、创业服务、文艺体育、社会实践等类型的青年社团,构建团组织、青年社团有机协同的新型组织体系。适应青年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提出应当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快递小哥等各类新业态、新就业青年群体的联系服务引领。适应青年生存网络化的新特点,提出因地制宜建立和联系不同行业领域、不同身份青年基于兴趣、爱好、需求等形成的网上社群,提高组织动员的穿透力和有效性。

    问:针对城市基层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团组织,《规定》是如何明确其职责任务和运行机制、彰显组织功能的?

    答:街道、社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组织辖区各类团组织、各领域团员青年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是激发基层组织活力、服务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此,《规定》明确城市基层团组织主要包括街道团组织、社区团组织,以及辖区内的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团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产业园区、商务楼宇、市场商圈等新兴领域的团组织。同时,明确共青团紧密联系和主导建立的各类青年社团、青年之家等,是城市基层团组织工作的重要延伸和组织依托。

    考虑到相关领域已有团的基层组织工作规章,除了明确城市街道、社区基层团组织的主要职责,《规定》还明确了在城市的其他类型基层团组织,应当按照团章和相关规定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同时主动参与街道社区共青团、少先队的工作和建设,实现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明确了大中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以及流动团员团组织、功能型团组织的工作侧重点。

    针对城市各领域各单位抓团建各自为战、力量分散的实际,《规定》坚持“大团建”理念,着力打破“单位团建”局限,明确了以区域化团建为重点的工作机制;明确构建城市基层团建共同体,强化街道团组织的枢纽作用,打破隶属关系、行业、层级、所有制界限,推动区域内各类基层团组织工作联动、组织联建、阵地联办、资源联合、活动联手、情感联通。

    着眼于激发城市基层团组织的社会功能,增强社会影响力、青年获得感和大局贡献度,《规定》明确提出建设特点鲜明、覆盖广泛、服务有效的城市基层青年之家,提升社会化、共享性运营管理水平;明确提出紧紧围绕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难点重点痛点问题,找准服务党政所想、群众所愿、青少年所需的切入点,推进区县、街道、社区三级团组织和区域化团建共建委员会成员单位制定对接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一体设计工作项目、调配工作资源,扁平化、项目化、社会化开展工作。对于街道、社区团组织,《规定》明确提出聚焦区域内青少年核心需求,打造可持续的工作品牌项目,逐步形成稳定社会功能,让社区群众和青少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

    问:《规定》对加强城市团员队伍建设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规定》对城市团员教育、组织生活、发展团员、日常管理、纪律执行、作用发挥等提出明确要求。一是强化政治教育、提升组织教育实效,要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团员头脑,认真落实“三会两制一课”、主题团日等团的组织生活;突出思想内涵和实践育人,增强参与性、互动性、时代感,提高组织生活质量。二是加强团员发展,要求街道、社区团组织应当按照发展团员有关标准和规定,做好发展团员工作,注重从各类新兴青年群体中发展团员。三是严格团员管理和纪律监督,要求加强团员分类管理和组织关系转接;引导流动团员向居住地团组织报到,具备条件的督促其及时转接组织关系;严格执行团的纪律。四是促进作用发挥,要求通过组织开展岗位建功、创先争优、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为团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创造条件,激发团员的先进性和光荣感。

    问:对于加强基层团干部和青年工作骨干队伍建设,《规定》有哪些重点要求?

    答:推进城市基层团的建设和工作,关键在人、关键在团干部和工作骨干。一是强化政治标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团干部的重要要求,强调城市基层团干部应当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广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锤炼优良作风,努力做到政治上、思想上、能力上、担当上、作风上、自律上强。二是多元化选用,要求严把政治素质、事业心、具备青年榜样潜质等核心条件,灵活把握身份、职业、年龄、级别等外在条件,拓宽来源渠道,从各行各业中把愿意为党做青少年工作、热爱共青团事业的优秀党团员选拔到团的岗位;探索通过机关企事业单位团员青年兼职、聘用青少年事务社工等多种路径,增加城市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三是选好配强带头人,要求配齐配强街道团组织书记、副书记;推动符合条件的社区团组织书记依法依规进入社区“两委”班子。区县及以上团委可以向社区团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可以向其他青年聚集的地方选派团建指导员、青少年事务社工等工作力量。四是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要求分类建立任期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评价标准,每年组织开展基层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对于挂兼职团干部和青年工作骨干,可以探索通过多种方式给予激励。五是切实转变作风,《规定》要求落实团干部密切联系青年制度,通过结对共建、协助组织活动、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为青少年办实事、解难题;适应城市青年群体的学习工作生活特点,探索弹性工作、错时工作等更加灵活的工作模式,增强服务实效。

    问:对于各级团的领导机关在加强城市基层团的建设中的职责,《规定》是如何明确的?

    答:加强城市基层团的建设,是各级团的领导机关的重要任务,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要有更高标准。一是强化工作责任,要求各级团的领导机关特别是市、区县团委应当高度重视城市基层团的建设,每年至少专门研究一次街道、社区团的工作;城市基层团的建设情况应当作为团的领导机关主要负责人述职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健全完善机制,要求区县及以上团委应当推动将城市基层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部署和考核内容,为城市基层团组织特别是街道、社区和新兴领域团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和经费。三是注重示范引领,要求各级团的领导机关应当注重培养树立宣传先进典型,对在城市基层共青团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团组织、团干部、青年社团和青年工作骨干,给予表彰表扬。

    问:对于抓好《规定》的贯彻落实有哪些考虑和安排?

    答:《规定》的制定印发向全团释放了务必主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做好新时代城市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强烈信号,各地要按照全团部署抓好贯彻落实。一是加强学习宣传,通过专题会议、团内培训、网络学习等方式,帮助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掌握《规定》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深化理解认识。二是加强工作指导,及时梳理提炼各地在贯彻落实《规定》中的好经验好做法,适时推出基层工作案例和工作问答,回应基层关切、增强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鼓励探索创新,紧密结合深化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大力探索符合新时代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城市基层团的建设新路径新方式,不断增强城市团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1月25日 03 版

“财政就是观察人类社会变迁的那条板凳”
尤丽图孜·伊里亚:用心中的爱温暖他人
我国新型发动机飞行演示试验成功
为新时代城市基层团的建设改革创新提供有力制度支持
“铁四代”铺就81年同蒲情
常州:让青年人才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在南海黑夜点亮“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