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一些政策,让中国人感到羡慕。比如,不仅义务教育阶段免费,现在读幼儿园也免费了。一个家庭生育多个小孩,还可以获得补贴。但是在家庭社会学家山田昌弘看来,这些“少子化对策”基本上是失败的。他的《低生育陷阱》,详细分析了日本“少子化对策”失败的原因,对刚刚步入老年社会和人口减少的中国来说,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事实上,他在前言中也提到,这本书的一部分,是一份研究报告,而研究的委托方,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看来,中国的智囊部门,也有“借鉴”的初衷。中日韩三国,都面临着生育率降低的困境,而三国的社会结构,又有着相似的地方。
山田昌弘研究少子化问题,已经超过20年,长期以来他不仅在大学做教授,还是日本政府人口问题的高参——少子化政策的失败,他也有一定责任。这本书可以看作是某种“检讨”,也说明要搞懂人们为什么不愿意生小孩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山田昌弘认为,最核心的问题是,日本人向那些成功的国家(西欧和北欧)学习,并没有效果,因为欧洲和日本的社会观念有很大区别。丹麦、瑞典、荷兰、法国这些国家,都对生育进行补贴,减轻年轻夫妻的生活压力,效果明显,但在日本为什么就不行?
一个真相是,日本年轻人不愿意生小孩儿,并不是因为养育成本问题——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甚至不想恋爱,这样生育补贴,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一些有识之士,正在努力作出改变,包括作者本人,都投入到某种类似婚介的机构活动,想让更多年轻人先恋爱起来。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西方社会强调年轻人要独立,年满18岁后再和父母同住,被认为没出息。年轻人大学毕业后独立生活,为了节约成本,倾向于“和人住在一起”,如果有恋爱关系,就很容易怀孕,这个时候政府对幼儿的照顾政策,就能发挥作用。一些年轻人甚至为了获得生育补贴而多生两个,靠孩子的补贴,来养活自己。
但是在日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和父母同住(在中国最近几年也有这个趋势)。90后、00后的父母,在日本经济腾飞年代长大,属于“中流社会”(中产),有能力再养几年孩子,而整个社会对和父母同住的年轻人都很包容。年轻人啃老,自己收入不高,仍然可以过着不错的生活,就更不愿意到社会上冒险。
同样的趋势在中国已经出现。前些年,媒体使用“啃老”来形容这些年轻人,而今年则有一个“全职儿女”的新词,用来形容不上班在家里和父母同住,每个月从父母那里“领工资”的人。他们陪伴父母,也做家务,促进了家庭的幸福。这是积极的一面,但是毫无疑问,他们距离组建自己的家庭更遥远了。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还缺乏细致的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山田昌弘的研究,发现了日本最近20年社会心理的变化:女性喜欢嫁给高收入男性,这样就可以更好养育下一代;但是,日本的年轻男性想获得高收入更加困难。更让人沮丧的现实是,女性的就业状况开始恶化,这会加重她们“回归家庭”的趋势。日本年轻人对谈恋爱的热情,正在逐渐降低。和30年前相比,更多人不再把“独立”“恋爱自由”看成是值得追求的事,整个社会都面临活力减弱的问题。
这和日本的民族文化相关,但也和日本经济长期停滞有关。经济增长的几十年,整个社会都在“扩张”,当然也包括个人的雄心,如果人们相信“未来会更好”,就愿意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日本“失去的30年”,很多人为了不让自己的生活水平下降而苦苦挣扎,这也会影响人们对未来的看法。很多日本人都有一种“不想让孩子受苦”的心理,最简单的办法,当然就是选择不生育,甚至不结婚(不婚人数持续增长)。
山田昌弘认为,中日韩同处东亚,有相似的社会结构和观念,在制定“少子化”对策时,一定要认真分析本国具体情况,找出对策,而不是简单照搬西欧“成功经验”。这是一个重要提醒,但是更让人头疼的可能是,要搞清楚一个社会年轻人的流行观念,并不是容易的事,人们必须多从年轻人的角度看问题。
山田昌弘尝试给日本开了一个药方:政府应该多创造条件,让年轻人恋爱、结婚,然后才是生育保障的事。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提升年轻人的就业和收入状况,而这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和日本相比,中国有一个优势,就是女性在就业方面的平等性更好,这是一个有利条件。但是,中国的状况又比日本复杂得多,不同地区差别很大,城市和乡村差别也很大,这让“搞清楚大家在想什么”本身就变得困难。这就是研究“生活观念”的意义,一个社会观念的变化,往往是一系列变化的结果,从观念中能看出社会发展的脉络。或许,这正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是一个提醒,越早进行研究,就越有可能找到对策。
张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