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不朽的长安

B站UP主@有山先生 李沛然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5月20日   05 版)

    摄影: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

    去年,电影《长安三万里》豪取18亿票房,刮起一股“唐诗热”的同时,也让不少人“种草”到西安旅游。

    今年,《人民文学》刊载柳青的小说《在旷野里》,生动折射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安这座古城的变迁与沿革。

    西安古称“镐京”“长安”“大兴”,有13个王朝先后在此建都,探寻西安,无疑就是探寻中国历史的最深处。

    西安亦是人类文明的滥觞,“蓝田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半坡人”在这里建立部落,林林总总,不是只言片语可以道尽这份厚重。

    威严从容的兵马俑,承载着先民废止人殉的悯恤,讲述着祖龙横扫六合的故事,西安,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中国的主体民族是汉族,“汉”即是刘邦开创的伟大帝国。在汉朝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军队为“汉兵”,汉朝使者为“汉使”,汉朝百姓为“汉人”。汉朝的政治中心、国家象征兼丝绸之路起点——长安未央宫,其遗址便在今天的西安市区。

    到了“天可汗”李世民,他和他的父亲李渊建立的大唐则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唐朝幅员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这巨大版图的心脏正是唐朝首都“长安”。如今,舞榭歌台,山水沧池,或已不再。但西安的大雁塔、大明宫、兴教寺塔、华清池等遗址无不证明着唐帝国的繁荣。

    我与西安结缘是因为一件汉服。2010年左右,我在网上买了一件传统的右衽麻袍,当我穿着它走在老家的大街上时,有的路人会投来奇怪的目光。有一位陌生的中年大叔在大街上问我:“你是刚刚演完戏曲吗?”不久后,我来到西安,大街上随处可见洋溢着笑容穿着汉服、唐装的年轻男女们,路人习以为常。我才了解西安这座城市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底蕴,不单单是依存于古老的建筑,而是真真正正融入进了日常生活中。

    据史书记载,唐朝有非常严格的宵禁制度。所谓宵禁,是指禁止夜间的活动。《唐律疏议》规定:“诸犯夜者,笞二十”。生活在21世纪夜生活丰富的我们估计难以理解,可在战乱、灾难、盗窃频发的古代,“宵禁”有其独特的军事意义 。《周礼·秋官》就记录了一个叫“司寤氏”的职位,其职能是“掌夜时,以星分夜……禁宵行者、夜游者”。倘若违反宵禁,轻则关押进大牢,重则就地正法。而市与坊的界限是宋代才被逐渐打破的,唐朝是不存在“夜市”的,至少官方明令上不允许“夜市”。所以,唐代不存在“大唐不夜城”。

    但我却要表扬“大唐不夜城”,因为历史是前进的,是革故鼎新的。“大唐不夜城”也好,“大唐芙蓉园”也罢,都是21世纪西安的人造景点,可人造的不一定就是不好的。从历史角度看,“司母戊鼎”是人造的,《兰亭集序》是人造的,滕王阁也是人造的。曾经的现代,在时间长河里慢慢会变成久远的历史。

    周之丰镐、秦之咸阳、隋之大兴、汉唐之长安,有曾经的美好和壮观。但今天的西安,也有它的美好。

    李白不曾喝着啤酒撸着串,骆宾王不曾听过小提琴演奏,岑参不曾享受过暖气,贺知章不曾和老家后辈打过视频电话,白居易不曾在游乐园里和元稹坐过山车,温庭筠不曾半夜在商业街转悠,韩愈不曾奢想老百姓丰衣足食,杜牧不曾相信有比阿房宫更加宏伟的建筑。

    但我可以,你可以,去西安的每一个旅客都可以。

    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这是一座新兴的城市,这是一座伟大的城市,这是一座平凡的城市。

    这就是西安!

B站UP主@有山先生 李沛然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5月20日 05 版

在路上行走的意义
我们的阿勒泰
海内存知己,天涯共“表情”
从宁海,到百县千校万师
难忘的家宴
静待花开
运河思行者
不朽的长安
诗词少年 出口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