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政协小组讨论会上,文艺组委员就文化体制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向出席会议的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认为,文化作为一个影响民族更深刻更久远的精神内涵,目前从国家的文化自觉,转移到全民的文化自觉中,有两个阻碍,一是文化政绩化,二是文化产业化。(《羊城晚报》3月9日)
冯骥才指出,“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去打造文化,因此出现了很多假大空现象,而文化的发展应该符合特定规律。他呼吁“把文化事业给文化人来做,只有文化人才知道怎么去做”。对于文化产业化,冯骥才认为,“是一个贬义词”,“有些文化是永远不可能进入产业的,但现在把这个名词变成了动词,形成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就是只有进入市场的文化才有用,这是对文化的一个很大的伤害。”
冯先生近年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做出了颇多成绩,也有许多感触。他的“两个阻碍”论,形象地概括了当下文化发展的瓶颈。在笔者看来,前一个阻碍,其实是权力对文化领域的干预和伤害;后一个阻碍,是市场对文化事业的侵蚀和消解。有这两个阻碍,文化事业可谓腹背受敌。
为追求政绩而去打造文化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印象文化”的风靡。近年来,“印象文化”已经成为各地文化发展的特殊现象,自《印象·刘三姐》开中国“实景演出”的先河以来,《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接踵而至,这些演出动辄投资上亿元,且大多由地方政府埋单。虽然披着文化的外衣,但内里还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地方官员看中的,还是背后的经济效益及政绩。
再如层出不穷的“名人故里之争”、泥沙俱下的“申遗热”、遍地开花大建“假古董”、一窝蜂举办的各种“祭拜活动”,其实都是一种“伪文化”,按冯骥才的说法,这是在“把文化庸俗化、低俗化、浅薄化”。文化一旦政绩化,就好像任人揉捏的面团,最后结出什么样的怪胎都不意外,且看网友对“名人故里之争”的嘲讽:“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到处安家,女娲遍地开花,诸葛四处显灵”……在这种情形下,文化其实只是一张“名片”,甚至“明骗”。
与文化政绩化相比,文化产业化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导演冯小宁出席全国政协小组讨论会就直言,中国电影近几年急于追求票房,违背了电影自然发展规律,导致中国电影的发展出现偏差,国产大片越来越缺乏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的艺术感。这就是典型的文化过度产业化,从而忽视自身品格的明证。
在中央外宣办最近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也驳斥了“文化产业化”的说法。其实,文化是有产业的,也不是说不能产业化、商品化,但文化毕竟不同于一般商品,文化属于精神领域,具有个性化和主观性,不能完全走产业化、商品化的道路。文化产品虽然也具有一般商品的特征,但必须超越一般商品,否则就会丢掉自身品格,成为资本的附庸,也就失去了文化的尊严和魅力。
文化政绩化和产业化都是歧路。要“去政绩化”,防止过度产业化,唯有依靠文化人的自觉和努力。冯先生呼吁“把文化事业给文化人来做”,这是反对权力过度干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主张文化应有自治的空间,文化人应有自己的尊严。但另一方面,也需要文化人洁身自好,有自身的坚守和品格,不要成为商品社会金钱的俘虏。
陈 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