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云南省委在不久前完成的一项调研中发现,目前,中西部职业教育的合作仍处于较低层次,中职学校的合作办学仍是以劳务输出型为主。如此造成一些学校把学生当做财源,学生“进口”有钱(国家出、家长出),“出口”也有钱(企业出、学生出)。谁招的学生多,谁赚的钱就多。有些地方的中职教育就是为了招生,为了就业,为了赚钱。
监督缺失
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校董事会董事长兰靖对目前的中职教育表示担忧。
他发现,由于沿海地区“用工荒”的出现,许多企业招工十分困难,这些企业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很低,大量需要的是流水线上的普工,用这些企业的话来说:“厂里强化培训一两天就可以了,贴商标,给电脑主板打孔,上螺丝,一天到晚反复做,需要什么专业?什么技术?”为了争抢工人,这些企业都给予提供工人来源的职业学校、中介机构以劳务介绍费,标准从每人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一些不负责任的学校就钻顶岗实习的空子,根本不管专业对口不对口,让学生提前进入这些企业,名曰“实习”,实则提前就业,然后向企业收取数量可观的劳务介绍费。在这种经济的刺激下,中职学校的恶性生源大战愈演愈烈,招生中的不正当竞争花样层出不穷。
民盟云南省委的专家指出,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政府劳动监察部门对企业的就业准入制度监督不到位,企业随意招用工人现象普遍存在,致使许多中西部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不愿接受职业技术培训,而直接外出到东部城市企业就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与中西部职业教育合作学校的招生。
合作层次低
近年来开展的中东西部职业教育的合作,提高了中西部地区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帮助了无数个家庭困难学生及其家庭摆脱困难,为东部地区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帮助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有序转移。但是,随着办学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此次调查显示,现有职业教育政策法规比较笼统,操作性不强,参与职业教育合作方的利益诉求得不到制度的保障;存在多头管理现象。教育部门仅管辖高职,中职的学历教育,而同为职业教育性质的技工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行政管辖权归属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有限的职业教育资金没有得到统筹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资金投入渠道、行政管理权限、政令实施、教育教学标准等的不统一,导致职业教育制度的规划、执行和监督难以到位。
而不可忽视的是,一些企业把培养人才视为额外负担,对校企合作办学缺乏热情,企业没有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大多数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一方是有合作积极性却没有主动权的职业院校,一方是有主动权却没有积极性的企业,职业学校无法给予企业以利益回报,不对等合作难以持久。
中东部参与合作办学的职业学校成本增加,却又得不到任何渠道的补偿。西部职业学校因合作办学使得在籍在册学生在校留滞时间缩短,办学效益降低。就读合作办学定向班的学生及家庭因异地学习而增加了许多额外费用,到定向企业就业后因无力购买东部地区的住房又重回西部老家另寻职业,结果导致参与中东西部合作办学的三个主体,东部职校、西部职校、西部学生非但不能共赢反倒皆输的结局。
主要矛盾从数量转向质量
记者采访获悉,近4年来,云南的中职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都翻了一番,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有些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增长速度却远远滞后于办学规模的增长速度。有资料显示,中职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和生师比均为负增长,中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现有办学条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省政协委员兰靖不无忧虑地指出:“中职教育的主要矛盾已从数量向质量转移。”
“职业教育的质量主要是由专业建设水平的高低决定的。专业建设水平包括软件和硬件,在硬件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办学条件,对于办学条件,新开专业需要从头投入。原有专业需要更新升级,专业规模扩大需要增加数量,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但在目前很多学校在基本办学条件都难以适应现有办学规模的情况下,学校自身已没有多少财力用于改善、提升办学条件,更不必说专业建设。”兰靖说。
致公党云南省委的一位专家对此深有同感。她说:“教育经费的投入主要以政府拨款为主,云南省许多地方的教育经费只能保障基础教育。不少职业学校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比较滞后,有的新专业还根本没有实习基地,难以适应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以及产业调整的需求。”
由于职业院校本身受体制影响,不能围绕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造成学和用的脱节、培养和就业的脱节,培养的毕业生缺乏应有的职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很难适应本地企业的人才需求。
“学习时间的缩短、专业实训课时的减少、顶岗实习的变味、‘双证书’制度实行执行情况的参差不齐、统计就业率与实际就业率的差距等,学生的专业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毕业后成为的只是有‘中职文凭’的简单劳动力,而不是中级技术人才。”兰靖说,专业水平的滞后,事实上造成的是中职学生的实际辍学率上升。由于毕业生的低质量就业,甚至“被就业”,专业技术学不学与就业没有直接联系,学不学都一个样,反正有国家给的助学金可拿到,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下降、学习目的偏移,只想早日离开学校到工厂就业。一部分学生甚至选择辍学离开学校,反正到时候学校会发毕业证;大部分学生则处于“隐性辍学”状态。
“若对这种趋势听之任之,中职教育的吸引力必将遭到削弱,质量的下降必然导致学生数量的减少。”兰靖说。
亟须独立的质量调查测评机构
致公党云南省委的一位负责人指出,目前,职业教育已经不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职业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现实生产力,“十二五”规划很多经济政策将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而这些地区要借机“十二五”规划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高技能产业,人才培养迫在眉睫。而产业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关键在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社会建设和提升区域软实力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这位负责人说,“几乎所有经济发展迅速的区域,都有优质的职业教育做人才支撑。”
对此,兰靖建议,为全面提高云南省中职教育的质量,顺利完成中职教育从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的战略转移,政府可委托独立调查机构对中职学校办学质量进行调查测评。
“目前采用的评价机制偏重硬件条件和教学过程,虽然也注重就业率,但数据真实性难以保证,属于条件评价和过程评价。但最终判断办学质量的高低,在于办学成果,应采用结果评价。”兰靖说。
他建议,委托独立的调查研究机构调查,以民意调查的方式,不预设立场,客观中立地对职业学校办学质量进行调查测评。测评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毕业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就业的对口率、满意率、稳定性、薪酬水平、福利及劳动保护,以及用工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认可程度等,并向社会公布调查测评报告。通过这种调查测评,来推动各职业学校对办学质量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