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7月0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复兴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征文选登专版

党旗下的“80后”

钱谱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06日   02 版)

    在我出生的苏北县城里,立有一座高耸的烈士纪念塔。小时候的我,常常被爷爷牵着手,到那里走走看看。塔身上陈毅元帅题写的塔名——“宿北大战革命烈士纪念塔”几个大字苍劲有力。

    爷爷告诉我,那塔上有很多没有留下名字却不应该被忘记的人们。塔旁还有一个纪念馆,我知道,纪念馆的石碑上刻着爷爷父亲的名字,一位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爷爷在第一次把石碑上的名字指给我看后,第二次我便能迅速地找出来,指给爷爷看。而儿时便扎下根的那份无论对有名还是无名烈士的无比崇敬之情,一直保留至今。

    父亲曾经做过乡镇的负责人。那是1992年的冬季,天寒地冻。一天清晨,正在上小学的我,被父亲吵醒了,他早早地起床,要去乡里迎接一位中央首长前来考察。这么冷的天,谁会一大早来这个穷乡僻壤呢?几天后,父亲拿来了记录首长考察的一沓照片。那是一位身着墨绿色棉服的领导同志,他身材清瘦、戴着眼镜;照片中的他时而俯身查看田里的麦苗,时而笑容可掬地握着农民的手,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温家宝总理来到了我们乡里……

    两年前的冬天,我在电视上又看到了他,令我感觉似曾相识的,是他身上那件似乎在哪里见过的棉服吧!我想起来了,飞快地翻出父亲的那一沓老照片,与电视截图做了仔细对比。没错!还是十几年前那件墨绿色的棉服!虽然有些陈旧褪色,但在如今穿在总理的身上还是那么干净合体。这么多年来,那件棉服一直温暖着总理,如今,它更温暖了百姓的心!

    父亲有两个弟弟,都是种田的农民。父亲在乡里任职时,三叔经常找父亲想谋个职位,但每次都被劝了回去。而二叔从来不找父亲,总是自己种粮食、卖粮食。家人都说,二叔是最能吃苦的。我的脑海里直到现在还存有他和二婶骑着老式自行车,车的后座上驮着满满四麻袋粮食,到处奔波叫卖的样子。白天黑夜、日复一日,不知他在坑洼不平的乡间小路上摔过多少次跟头,但他从未放弃。慢慢的,二叔的生活竟然好了起来,他办起了一个粮食加工厂。乡里的很多残疾人没有收入来源,于是他的工厂也招收残疾人,工作时对残疾人多加照顾,待遇上按照正常人标准。遇到特别困难的,二叔就掏出钱来直接资助。别人说他开的不是工厂而是福利院,他的生意却越做越红火,招收的残疾人也越来越多,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好人”。

    我一直认为,二叔的人生轨迹和我有重合之处。在我2000年考到北京读大学时,二叔得益于优秀民营企业家可以入党的政策,在老家加入了他梦寐以求的中国共产党。而在我2003年入党时,二叔已经作为我们市的两位全国人大代表之一,也来到了北京。佩戴着红色的代表证,他深情地说,“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的今天”。

    世界归根结底属于年轻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80后”也开始书写自己不同的人生。

    和我同年入党的一位“80后”同学,放弃了城市中的优裕生活,研究生毕业后到河南兰考做了“村官”。他与农民兄弟吃住劳动在一起,向群众普及知识,拿出微薄工资帮助困难家庭,筹集资金铺路打井,兴建村办企业,带动了群众共同致富。他也由此获得了“全国十佳村官”的荣誉称号,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骄傲和表率。

    最近,一位同样是“80后”的同事要把两卷本的党史第二卷寄给远在甘肃的老爸——“我没时间看了,老爸才爱看这个。”他说。这让人体会到的是代际之间的变化——别让时代冲淡了理想,要让信念历久弥坚,我不由得在纸上写下了这句话。

钱谱丰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7月06日 02 版

为信仰而生:用奋斗诠释使命
党旗下的“80后”
爷爷的三个名字
党员“名片”印在哪儿
我读“党史二卷”
党啊,您也是”90后”
东方红
入党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