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7月0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传奇

说唱普法三十年

本报记者 郭建光文并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06日   10 版)

    30年来,这名民间艺人一直在义务“说唱普法”。从壮年到老年,头发白了,腰弯了,牙松了,中气也不如以前足了,可他还在这么做。别人家盖起漂亮的小洋楼,他还住着30多年前的土房子,他一点也不在乎,仍然在义务地普法。

    这个老头儿只读过两年小学,写不了几个字,可他硬是编了60多本“普法故事”。这些故事就在嘴边,一张嘴就能溜出来。

    原先他也不懂法律。他就买上法律书,东问问西打听,硬是把那些生硬的法律条文讲得通俗易懂、头头是道。

    整个区600多所学校,他骑着那辆老式的28自行车,硬是跑了个遍。这还不算完。这个地方讲完了,过几年他再去。30年,他前前后后讲了7000多场,一年要讲200多场,一个月要讲20场。

    这样讲着讲着,讲得自己的脸就成了“名片”。方圆上百里,走到哪儿都有人认出他。小孩恭恭敬敬地喊他“潘爷爷”,老师客客气气地叫他“潘老师”。公共汽车售票员,见他上车,会少收他的车票钱。就连电信局的人,也不催缴他的电话费。

    讲着讲着,他就讲出了名气。这个请,那个约。最后还走到了几百公里外的省会城市,甚至跨了省。听过他课的人,有的成了大款,有的当了官,有的也没成器,可他还是骑着那辆老式自行车,住着那3间土房子。

    要是听说有人违法犯罪了。他脑门一皱,脖子一翘,一拍大腿就说唱出来:“哎哟哟,那不成呀,我没讲好。”

    乡里乡亲的,为鸡毛蒜皮的事吵起来,这个老头儿不请自来。他拉这个一把,拽那个一下:“来来来,我给你们讲一讲。”那个说唱调一飘出来,吵架的也不好意思吵了。

    他还经常在村里讲法,常常有一些男女老少搬着小板凳来捧场。有时他讲完,大伙儿还不过瘾,有人喊“再来一段”。老头儿倒也不谦虚,手一扬,眼睛一瞪,就吧嗒吧嗒开讲了。

    这个老头儿名叫潘恒球,68岁,江苏淮安楚州区人,和周总理一个故乡。16岁拜师学艺,18岁出道。学的是“淮书说唱”。一个人,一个小鼓,三本古书,说唱得“刚火强、劲头足,满台生风”。

    生意自然不会差。这家还没说完,那家就已经等上了。红白喜事,生子乔迁,请他说唱一场也是很风光的事。他也常去茶社说书。一场下来,一家人吃几天应该没问题。那时,他的收入算是村里较高的。

    说了10多年古书,潘恒球突然不干了。

    1978年冬天,他碰到一个公安人员押着两个少年。一问,才知道两个少年因赌而行窃。“哎哟哟,这怎么能行?”一路上,他就想着,该怎么才能让这些孩子避免违法犯罪。想来想去,他就想到老本行,不说古书,普法吧。

    念头一来,谁也挡不住。他把老师请过来,他说老师写。不懂的就去城里问检察院的熟人。天蒙蒙亮他就出发,骑两小时,正好赶上熟人上班。问完了,再骑两个小时回去。弄了4个月,硬是弄了一部《走向社会》出来。

    1981年第一场,他选在楚州最北边一个中学。骑上半天自行车,走了100多里路,他找到校长。校长说约个时间试试吧。他又骑半天车回去。约定时间到了,他又骑半天车赶到那里。

    一讲俩小时,台下“掌声不绝”。校长给他10元钱,他推辞不掉,收了一半。

    头一炮不差,他就一路向南扫,搞了个“从农村包围城市”。两年下来,他把楚州的学校“扫荡”了个底朝天。每讲一场,校长也会给他十块八块的,能推掉的他就推掉了。一圈过后,他又再次“扫荡”。几十年过去了,学生的孩子都来听他讲了,他还是没讲够。

    古书不说了,他不赚钱了。妻子不乐意,就和他闹。他就来一句:“哎哟哟,你听我说。”然后他就一阵说唱,讲一番大道理。妻子也懒得听。后来妻子看他名气大了,自己脸上也有光,就不再闹了。她管不了丈夫,就自己干点裁缝活儿,补贴点家用。

    两个孩子都在外打工。这让倔老头儿过意不去。“要是我好好挣钱,供他们上学就好了。”

本报记者 郭建光文并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7月06日 10 版

102岁的“年轻”劳模
这一夜发生了什么
说唱普法三十年
库克:起诉国王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