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这样的决定并不少见。可是这一次,一个平常的决定让他在网络上成为名人。
打开新浪微博,输入关键词“邵曳戎”进行搜索,与这个难得重名的姓名相关的,竟有40860条微博。这只是截至7月26日晚上10时的数据。每隔一段时间刷新一次,搜索出的微博条数还在增加。
关于“邵曳戎”的微博,核心内容是,这位温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的支队长“拒绝命令,坚持原地搜救,最终让小女孩获救”,而这个小女孩正是在“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中最后被救出的幸存者。网友“二狗”关于上述内容的一条微博被转发了超过4.6万次。
事实上,邵曳戎并不想就此发表过多言论,许多记者拨打他的电话,听到的都是“无人接听”的提示。26日下午近6时,本报记者在温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等待了1个多小时后,终于在大门口“截获”了开会归来的邵曳戎。
“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谈及那段被广泛传播的经历,邵曳戎语气淡定。
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接到市局指令的邵曳戎来不及看手表,带着第一批50名特警队员赶到现场施救。在冲往现场的泥泞道路上,这位身材高大的特警支队支队长甚至滑了一跤,左小腿上留下了一块伤疤。
他们和消防队员一起,一开始先在栽到铁路桥下的车厢救援。在救援力量越来越多的时候,他又命令手下“不管是走上去还是爬上去,都要想办法到桥上去救援”。
消防、特警等救援力量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幸存者和遇难者遗体,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下午。
那时,救援人员陆续从车厢里抬出遇难者的遗体,悲观的情绪已经笼罩在很多人的心头。
最艰难的救援出现在D3115次列车的第16号车厢。在高高的铁路桥上,由于一节车厢压在该车厢上方,直到大型工程机械把上面的车厢吊走之后,救援人员才能开始施救。
争议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在现场的一名铁路部门工作人员提出,要把第16号车厢吊离铁路桥,放到地面上以后再开始救援。”邵曳戎回忆说。
这个方案遭到了邵曳戎的果断否决。当过交警的他深知,在重特大交通事故中,只要救援没有结束,就不能轻易移动车体,否则就可能对车内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不管是活体还是遗体,都不应该再次伤害他们。”邵曳戎说。
按照常规,“铁路线上的事故抢险救援是以铁路部门为主”,但涉及生命的问题,这位特警指挥官“只坚持什么是对的”。
从到达现场的那一刻起,他只认一个理,那就是市局给他下的命令:争分夺秒,决不放弃。
在邵曳戎的眼里,只要第16号车厢还没搜寻过,就还没到放弃的时刻。因此,他“强硬”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决不允许”铁路部门提出的方案付诸实施。
当然,他还是给铁路部门的负责人讲了道理,并在后来得到了对方的配合。
奇迹随后发生。
从第16号车厢搬出7具遇难者遗体后,救援人员发现了尚有呼吸的项炜伊,小女孩微微拨动的手指“牵动了救援人员的神经”。
一个小生命的得救,赢得了现场人们热烈的掌声。
事实上,并没有多少人知道第16号车厢救援方案曾有过的变数。但是,当有人从媒体的大篇幅报道中,把上述细节挖出来并放到微博上的时候,网友们的情绪一下被点燃了。
有人连用6个大拇指的表情表达对邵曳戎的赞许,更多的人则用“致敬”两个字表达心情。
这个挑战规则尺度的坚持,也一度让网友为邵曳戎的前途感到担忧,网络上甚至传出邵曳戎被处分的消息。本报记者26日晚间发短信向邵曳戎求证。9分钟后,他回复短信:“哈哈!不会的。因为我没做坏事。”
本报温州7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