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虎妈引起了很多讨论,也引起了我的很多思考。”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这样开始了他对子女教育的经验谈,“作为父母,我们比较尊重孩子的兴趣,但我在想,如果早一点看到虎妈的书,我可能会对女儿的学业多一些要求。”
要在中美教育方法中寻找平衡点
出生于台湾的洪小文,走了一条传统的求学路。从小到大,洪小文都是好学生,初中、高中上的都是重点学校。大学毕业后,他决定留学海外,最终选择了卡内基梅隆大学(CMU)。
洪小文说:“可能自己小时候是这样过来的,总觉得小孩子太可怜。所以对女儿学习只是要求不要差太多,不是很有兴趣的科目,拿B也可以。如果早一点看到虎妈的书,如果可以重来,我可能会要求多一点。”
“虎妈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并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有华裔网友认为虎妈“并不代表中国文化,她可能只是极度竞争社会异化出来的一个怪物。”让记者稍感意外的是,洪小文对虎妈并不反感,当然他也并不完全认同。他认为这其中有很多可以思考的东西。
所有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快乐,但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洪小文认为,中国人主张年轻的时候多努力,老了才能多享福,有诗为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而西方主张快乐的童年,为了孩子的快乐不要去逼他。完全的爱的教育,对孩子没有要求,孩子小的时候是快乐了,但现代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孩子没有准备好,长大了找不到方向,痛苦一辈子,孩子是不是真的就能快乐呢?
洪小文认为不能用对错来评判两种教育方式,而是要寻找平衡点。中国式的教育有弊端,但也不能认为完全不好,美国的教育尊重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值得借鉴的。这种顺其自然的方式有可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但也有些美国高中生都高中毕业了还不会写东西。今天,中国和印度等国的崛起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很多人都在反思美国的教育,包括盖茨基金会在内的很多机构现在都在致力于做一件事:汲取中国经验,推进标准化考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很多不同的经历,比如去旅行,去博物馆,去运动场,但孩子吸收多少可能是不一样的。”洪小文说。
读书是洪小文给两个女儿提供的经历之一。在洪小文看来,语文的学习很重要,即便是对理工科的学生来说也同样如此。写作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写作。
一般情况下,在美国长大的孩子读的课外读物往往比中国孩子多。让洪小文欣慰的是,两个女儿都爱读书,平均每年读书都在50本以上。洪小文并不限制女儿选择的书目,“只要不是坏的,就不会干涉。”
读书不仅包括读纸质的书,也包括读社会这本大书。每隔一两周的某天晚上,晚餐后,洪小文夫妇会和女儿一起讨论最近发生的时事。洪小文认为这种没有标准答案的讨论可以帮助孩子“入世”,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女儿虽然性格比较内向,却对辩论很感兴趣,在高中的时候曾代表学校去参加国际比赛。
洪小文认为,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多带孩子去尝试不同的东西,包括去不同的地方旅行。“要把和家人去度假放在你的时刻表里,就好比和老板开会一样。”每年洪小文会安排至少3次和家人的长途旅行,而且会提前把计划放进他的时刻表中,“这样就不会总是以忙碌为由推迟或者取消了。”18岁的大女儿已经去了至少15个国家,在同学中也是非常少有的。
但是洪小文遗憾的是,没有带女儿去一些贫困的农村看一看。“现在城市的孩子都太幸福了,他们以为所有的孩子都和他们一样,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也许这样的经历可以让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所有,学习也会更有动力。”
孩子可能有很多潜能,不要太早给孩子定性
洪小文有两个女儿,大女儿18岁,已经在美国读大学;小女儿14岁,在北京上国际高中。很多见过两个女孩的朋友都说:“两个女孩都是淑女,女孩中的女孩,现在已经很难看见那么安静的女孩了。”但洪小文说:“如果还有机会,我会给女儿更多男孩的东西。”
大女儿性格比较内向,孝顺、顾家,从小就是乖乖女。但是她跟随父母回国读书后做的一件事让洪小文刮目相看。女儿悄悄去了家附近一个跑马场骑马,每周末都去,一直坚持到她离开中国去美国读大学。后来她才告诉父母这件事。“她可能是想通过这件事挑战自我,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觉得自己可以适应新的环境和尝试不同的东西。”洪小文分析说。后来,性格内向的大女儿还学习跳国标舞,在大学里获得第一名。
在洪小文看来,两个女儿都是典型的女孩子,一点不喜欢男孩的东西,“可能是父母的错误,不见得是她们本来的个性”。“因为我们这个社会总认为男女有别,给男孩就应该买刀、买枪,给女孩就应该买洋娃娃。这样反而让孩子过早失去了一些接触更广泛事物的机会。”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学习领域。洪小文说,自己读书的时候,喜欢理工科的东西,觉得更挑战智力,而文科的很多东西只要背一背就可以了,有些不屑一顾。后来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理工科很多时候都是在重复工作,相反文学艺术类的工作很多时候都在不断创新,左脑和右脑实际上是互相配合的。因此不要觉得孩子喜欢数学,就过早地给他定下来多学数学;不要因为孩子喜欢画画,就成天让他学习画画。其实孩子可能有很多潜能,太早关注于一件事不见得是好事。
洪小文举例说:“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可以说是全才、通才,既是多才多艺的画家、音乐家,也是发明家、哲学家、医学家、生物学家等等。在工作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创新都是来自不同背景、学科的人脑力激荡的结果。而我们现在出不来全才,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因为我们太早就已经自己定性。”
洪小文说:“我们这一代有很多人读书还是为了改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是不是真喜欢自己的选择也不一定,而现在的很多父母都有能力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他主张孩子学好基础知识,高中以后家长要更多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巧合的是,虎妈蔡美儿也说过:“我决定采取一种混合的方法。孩子在18岁前,按照中国的方法为他们构筑自信,并认识走向卓越的价值;18岁后再采用西方的方法,让每一个个体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路。我想这样可以两全其美。”
本报记者 朱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