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12月0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杜鲁门·卡波特:

源于恐惧的闹鬼小说

杨向荣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2月06日   10 版)

    父母离异、被寄放或遗弃在各种亲戚家,几乎构成了杜鲁门·卡波特幼年时的不幸记忆。但他跟一个叫苏克的姨婆生活在一起后,这位童心未泯的老人曾给卡波特的童年带来很多乐趣。

    但在1935年,这个小男孩北上纽约城,接受的却是闷闷不乐的启蒙教育。成年后,卡波特在《纽约人》杂志社工作,开始严肃地从事起写作活动。他把纽约视为自己的家,但会定期回南方游历,还经常去欧洲和北非小住。随着年龄渐长,卡波特浪迹纽约上层交际圈,酗酒日凶,还染上毒瘾,陷入同性恋的淖泥。对此,他毫不讳饰地公开承认。最后,他因服用药物过量死于加利福尼亚。

    这个晚年嗜毒成瘾、自命不凡的卡波特与早年那个迷人英俊的少年构成强烈反差,他的作品也具有极其独特的风格。

    卡波特的短篇小说结集成《夜之树及其他故事》出版后,开始引起业界关注。他的第一部自传性长篇小说《别的声音,别的房间》出版于1948年,兰登公司罕见地在封面印上年轻作者的照片。这部长篇写了一个孩子种种神秘、梦魇般的经历。1951年,他的第二部长篇《草竖琴》发表,同样以童年时代南方的苦涩生活经历为素材,刻画一个孩子天真的童年的结束,弥漫着浓重的怀旧气氛。他后来的作品主要有《在蒂法尼进早餐》和《祈祷回应了》。

    卡波特的文学声誉同样得益于大量非虚构作品。著名者如长篇杰作《冷血》,另外有《狗吠:公众人物和私人场景》等。他自称《冷血》为“非虚构小说”,事无巨细地记录了1959年发生在堪萨斯的一桩残忍的谋杀案。评论家称之为“新新闻主义”,报道风格更具文学性,超越了传统的新闻客观性。卡波特尝试把自己的小说改编成舞台剧,但不是很成功。

    1945年,卡波特携短篇《米莲姆》忽然撞入美国文坛。这篇闹鬼小说让许多读者为之神魂颠倒,接着其他篇章很快出现在别的杂志上。这批小说虽然形式和内容各异,但还是让人把他与南方哥特派作家如威廉·福克纳、卡森·麦卡勒斯、田纳西·威廉姆斯和弗兰纳里·奥康纳联系起来。然而,卡波特的哥特小说都别具一格,因为这些作品的背景都设置在纽约城而不是南方乡村。这些小说往往只有一个关注点,常有怪诞的变态者或者邪恶的外来者闯入平常人的生活,破坏他们的宁静和身份认同感。例如《米莲姆》描写一个杀人从不眨眼但可能并不存在的人物如何反复折磨无辜寡妇。《夜之树》描写了一个瘸子和聋子伙伴对一个在火车上同行的年轻女子的象征性侵犯,显示出麦卡勒斯的独特影响。这些小说中最晦暗的要算《关上最后一道门》了,描写毫无爱心的沃尔特·兰尼被一个陌生人坚持不懈的电话吓得死去活来,打电话的人声称这是对他没有理性的残忍进行报复。卡波特营造的这些世界闪烁着人性的凄凉景色,他声称:“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恐惧的行为。”

    相对于这些哥特式小说,卡波特的有些作品显得明亮多了,它们的背景主要安排在南方小镇,叙述的语调显得很心平气和。

    也许,这些短篇小说中最值得记住的是作家回忆童年生活的那些作品,故意模糊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圣诞忆旧》最初发表于1956年,写卡波特和苏克的关系,《草竖琴》里的多丽·陶宝也以她为原型。小说以现在时的口吻叙述,真实感人的第一人称叙述逼真地再现了两人最后一次一起过圣诞节的情景,最后以回忆苏克的死结束。《圣诞节记事》再次刻画了苏克温馨慈祥的影响,但视野更为宽广。《神魂颠倒》则记叙作者童年时想成为一个女孩的欲望。这些作品展示了一个无拘无束、充满怀旧情绪的作家对昔日浪漫情结的歉疚。

    卡波特的后期小说则趋向于挑战两种风格的截然界限。《花房》的素材取自作家1948年的加勒比之行,采用了童话的简朴形式,叙述调子超然冷静。《钻石吉他》描写了吉他的主人如何出卖一个老朋友的感情。《在通向伊甸园的小径间》写一个身患残疾的可怜女孩为了生计而寻找丈夫的社会问题。有许多小说似乎既不是传统的虚构也不是纯粹的纪实。他不见得要“讲述真实”而是在讲述“应该的真实”。

    卡波特的许多作品至今仍然令广大读者和评论家兴味盎然。早期的哥特式小说糅合了超现实主义和心理分析的色彩,这种特质似乎在后来的一些作家如加西亚·马尔克斯、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作为一个文体家,卡波特的精确、精晰与诺曼·梅勒在《自我广告》中的评价当之无愧:“杜鲁门·卡波特是我这一代人中最完美的作家。”

杨向荣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12月06日 10 版

严歌苓:探究小人物在大历史中的命运
少些干涉和规训,让文学“自适应”
做写作的皇帝还是笔墨的奴隶
源于恐惧的闹鬼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