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大学生搭建“公益小站”

通讯员 黄琬丽 本报记者 陈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2月15日   12 版)

    由14个大学生创建的非营利网站“公益小站”(http://v.yixia.me)11月底上线。该网站的服务对象定位于厦门地区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年轻人,通过这个网络平台聚合有效信息,同时对接各方的公益渠道,传播公益理念。

    “之所以称为‘公益小站’,是因为我们觉得公益应从‘小’做起。我们希望能用自己的一份力帮助厦门地区形成一个较好的公益氛围,让更多的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公益小站”的负责人、厦门大学海洋学系2011届毕业生蔡景森解释说。

    促使蔡景森萌发搭建“公益小站”的想法,缘于大四那年他在厦门一家刚创刊的报社的实习经历。“报社希望每个人开一个新的版块,我提出开一个公益版,可自己当时对厦门的公益圈并不了解。”蔡景森决定每周集中一段时间去了解当地的一个公益组织,后来发现工作量太大,于是他想到了利用网络这个新媒体做一个平台,让公益组织主动发布公益信息,展现自己的风采。

    毕业后不久,蔡景森便开始专心做公益网站。他把“公益小站”建设团队分成3个组:NGO组、窗口组和网站组。NGO组的任务是帮助一些公益组织运营微博等新媒体窗口,并把信息传回小站;窗口组又分为新浪组、人人组、腾讯组和豆瓣组,经营公益小站的各个窗口;网站组则承担网站的构建。“我们把团队取名叫‘小站施工队’,是因为施工二字表明我们现在建设阶段工作量比较大,也预示着建设起来后团队可能面临解散或者转型。” 蔡景森说。

    “公益小站”从最初的模糊概念到现在的成功开通,蔡景森经历了一个纠结的过程。“迈出这一步需要勇气,因为这是一种公益创业,个人未来的发展需要慎重。后来想通了,我还年轻,不妨一试。”目前网站的维护经费全部由他自己掏钱,而他眼下的收入则来自于业余当家教。

    “我最高兴的是小站的粉丝每天都在涨,而且没有什么僵尸粉。”前些天蔡景森参加了厦门公益组织媒体沙龙,发现很多人都知道“公益小站”,于是他又有了进一步的想法:“把信息平台构建起来,达到公益信息的聚合,在这个网站上还可以搭载很多内容。之后施工队这些人有两个转型的方向,一个是作为公益媒体的存在,一个是与高校结合形成对公益组织的研究分析团队。” 

    厦门绿十字环保志愿者中心的项目人员李立峰认为,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开通公益网络平台来支持公益事业是一种新的尝试,有助于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厦门公益组织“担当者行动”的品牌推广负责人黄丽香表示,“公益小站”的建立,将促进各公益组织之间的交流,互相提供资讯,达到资源共享。据了解,下个月“担当者行动”将携手“公益小站”一起举办2011厦门公益组织年会。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曹立新认为,在社会公益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公益信息的汇合、分享显得愈发重要,而新媒体成功挑战了原有信息传播的边界,为公益组织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也为民众提供了一个“公共参与”的通道和平台。

通讯员 黄琬丽 本报记者 陈强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12月15日 12 版

@普通网民,政务微博悄然走红
“天使”的目光投向大学校园
IT培训班进修火引争议
大学生搭建“公益小站”
公益和竞争
国企怎样才能带给民众好处
中移动60亿元首推TD-LTE
“智慧深圳”框架协议签署
蓝代斯克与联想战略合作
图片新闻
围脖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