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聚集微力量 共建绿社会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12月19日   05 版)

    也许在很多人的心中,“环保”仅仅是一个停留在书面的词语。当然对于很多大学生朋友而言,这更像是一道考试题目。直到最近美国人运用全新的标准衡量了北京的空气质量并给出“Crazy bad”的评价后,很多人被“雷”到了!而我们也切身感受着周围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

    环保微社团活动不仅是一次绿色环保的公益行动,更是一次隆重、盛大的青年大联动。我了解到,目前国内注册的大学生环保社团超过2800个,发起举办过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然而,由于目前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联动平台,环保活动往往局限于校园内而未能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由此可见,这次“绿社会,微环保”启动仪式,来的恰逢其时、恰到好处。临行前,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先生也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青年人环保理念的转折点,更是积极行动的新起点。

    全国大学生环保微社团行动是由中国青年报社和伊利集团共同发起,以“绿社会,微环保”为主题的一项高校环保宣教实践活动。其中“微环保”是一个很有时代特点的口号。我对此有三点个人的理解,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本次行动面向“微群体”,活动将面向全国各高校,尤其是覆盖以“211工程院校”为代表的我国所有重点院校。我们号召原有的高校环保社团都可以借助此次难得的机会,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影响并带动更多身边的人,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其次是“微行动”,对于环保,很多人原来的既有观念认为,那是政府和国家要做的大事,我们观望即可。事实上,对于环保,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一个环保理念的获得、一次环保出行、一个环保袋、一个节能灯泡的使用等都能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前几天看到《中国青年报》刘世昕老师的微博及报道——复旦大学大一学生赵政向德班大会提交了《全球青年气候变化行动倡议》。这虽然是中国青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参与节能减排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中国青年走向世界、引领各国青年共同保护环境迈出的一大步。

    第三是“微互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为青年参与公共事务开辟了新的渠道,青年通过网络参与公共事务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各种青年社团在促进和推动青年广泛参与社会事务中,也发挥了明显作用,丰富了青年社会参与的内容和方式。也希望在座的同学们,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用新媒体手段组织环保活动、传播环保知识、宣传环保理念,体现参与和奉献的价值。

    通过点滴微小的积累,我们才能重新迎来我们渴望已久的“绿社会”。“绿社会”也同时是伊利集团的愿景和理念。作为一直在绿色、环保方面不断发力的伊利集团,多年来在“绿色产业链”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早在世博会期间就率先利用新媒体开通了绿色公益微博——“绿社会”,以倡导“绿色、低碳”的健康生活方式为核心,履行这份企业社会责任感,帮助青年实现绿色创想。

    事实往往很耐人寻味。往往“微”的事物总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是微软。全国最大的新网络平台是微博。因此,我希望“全国高校环保微社团行动”,能够成为该领域最具号召力的平台,从而对环境保护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后,希望天空可以挥去阴霾,露出微笑!

    (伊利集团执行总裁  张剑秋)

聚集微力量 共建绿社会
校园环保社团的勇猛与渴望
践行环保理念应从细节做起
全国高校环保微社团行动倡议书
全国高校环保微社团行动先锋社团名单
全国高校环保案例及创想征集活动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