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春运逐渐进入尾声,几名公益人士发起的“春节回家顺风车”活动也顺利收工。今天,活动主要发起者之一、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永颇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成果:1月10日开始至2月10日结束,参与活动的微博网友超过18000人,参与城市达到20个,500余车主帮助1000余名乘客免费回家过年或返城工作。
家在山东济南的闫女士就搭了一回顺风车。春节前,正愁买不到火车票的她偶然在微博上看到了“顺风车”活动,于是就尝试性地发了一条微博,不料第二天就有人给了她搭车的回复。于是,她顺利地搭车回了家,免去了以前的奔波之苦。
有人问她,为什么一个姑娘敢搭陌生人的顺风车?她回答道:“乐于给予是美德,勇于接受同样是一种美德。”
家住郑州的一位先生则是享受了给予的快乐。往年他独自一人驾车回家时常会感到无聊,有时甚至会在高速公路上犯困。今年他搭载了几名老乡回家,一路上有说有笑,感觉回家的时间都短了。谈及参与活动的感受时,这位先生笑着将其概括为:“经济,实惠,快乐,分享。为了顺风车,拼了!”
发起人王永已经开了14年的顺风车,搭载过1万多人次,尽管深知开顺风车压力大,风险也大,但王永一直坚持。这次发起的“春节回家顺风车”活动的成功,让王永更有信心把顺风车活动逐步常态化。
王永说,顺风车常态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以北京地区上下班车主之间互搭顺风车为主的初级阶段,以全国主要城市上下班不限方式搭乘顺风车的过渡阶段,以及不限地区、不限时间、不限方式搭乘顺风车的成熟阶段。
缺乏激励机制一直是顺风车迟迟难以广泛推行的一大原因。针对这个问题,发起方推出了“公益里程”的概念来激励车主一起来开顺风车。参与公益顺风车活动搭载别人的车主,搭乘者会给他们支付“公益里程积分”,而这些积分是可以兑换成物品并以车主的名义捐献给慈善基金会等福利机构的,同时也可以换取加油卡、电话充值卡、机票等。
另一发起人邓飞表示,顺风车这样的微公益和免费午餐活动一样可以借助微博这样的网络新媒体,在网络上边传播边捐款。随着活动规模的扩大,活动的品牌效应也会不断强化,将能够吸引到更多的资源和投入。王永也自信地表示,对于顺风车活动,“资金绝对不会成为问题”。
如何确保顺风车车主和乘客的安全一直是大家首要关心的问题,不少人就是因为害怕遭到抢劫等蓄意伤害而选择对顺风车敬而远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活动发起方考虑从技术和制度上进行规范。“要在技术和法律上穷尽一切的可能来将风险降到最小。”发起人之一、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赵普说。
目前,顺风车活动已经开发了手机客户端平台。这个客户端利用最新的移动互联技术和二维码技术,能够为车主及拼客以手机为终端来满足实时性的需求匹配,提供省钱省心的拼车出行方式等一列的思路。使用客户端的用户需要画出一条日常固定的上班出行路线,在同一路段上的车主和乘客就可以通过客户端的搜索达成信息的匹配,使双方能够高效地找到运载或是搭乘对象。
除了提供拼车方式外,这个客户端最重要的功能是还能提供身份识别,给予安全保障。
王永表示,将来的活动会以俱乐部的形式开展,参与的车主和乘客都是俱乐部的会员,需要提交各种个人信息来确保,而这些信息都将录入数据库,在拼车时通过手机进行二维码识别。
为了确保这些措施能够落到实处,王永称他们将与公安部合作来解决个人信息的验证问题。目前,他们正在与政府相关部门商讨制定拼车相关的规定,争取能够早日出台规定在制度上保障拼车的合法性。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冬对顺风车活动表达了高度赞赏,同时表示将给予全力支持。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刘缙表示,顺风车宜疏不宜堵,应该给予合理的疏导和规范,政府也会适当给予一些政策性支持,比如高速通道开放,费用减免等。对于最受关注的营利性问题,她表示,如何区别车辆搭乘非营利与营利,以及如何应对顺风车对出租车行业的冲击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本报北京2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