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4月05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一家之言

中职教育如何“救市”考量政府责任

武闻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4月05日   12 版)

    沧州市职教中心涉农专业的“送教下乡”无疑是个骗局,不足八分之一的教学课时、长年在外打工的学习条件,定然无法培养“全日制”的中职学生。而即便是不上课、不考试,却也能顺利拿到学校颁发的职业中专文凭,这其中必有蹊跷。

    遍读报道,明眼人都能知道,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利益链条。对于农民,这无异于天上掉下“馅饼”,既能免交学费、不用上课、不误打工,又能白拿文凭,“以后出去找工作更硬气”;而对于学校来说,则既拢络了生源,又可以拿到(实为套取)巨额的国家补助,何不快哉?何不乐哉?

    此等怪事发生,有社会良知者肯定会怪责学校违法乱纪,舞弊骗套国家助学资金。现实的问题是,沧州市职教中心的“诈骗”并非暗中操作,几乎是明目张胆:“招生通知是村干部通过大喇叭在村里广播的”,虽然沧州职教中心与海兴农业技术中学是第一次合作,但与海兴县职教中心的合作却已有3年之久,而且海兴县职教中心经过3年的“培养”,业已取得了“送教下乡”的“招生资质”。显然,在海兴县乃至沧州市,涉农专业的“送教下乡”早成“皇帝的新装”,人所共知,却心照不宣。“皇帝”或许真的笨到不知道自己没穿衣服,而海兴县和沧州市的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本应是这种违法行为的监督者和纠正者,但却明显缺位。

    地方主管部门屡屡缺位的原因何在?从最表象的因素分析,当然是这种做假不仅没有让本地农民遭殃、使地方政府受害,反而为农民谋求了“利益”(虽然这是非法的)。而从更深层次分析,则可以追溯到政府在“救市”中职教育中的责任担当问题。

    近几年,中职教育吸引力下降、生源严重滑坡、农村读书无用论抬头,都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救中职于水深火热之中,是各级政府非常关注的热点工作。正因如此,才有以往媒体报道的关于县教育局给初中学校(教师)下达中职“招生任务”、强迫初中毕业生提前“转入”中职的闹剧发生。

    政府关注职教、支持职教本无过错。问题在于各级政府在扶持职教发展工作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履行什么样的职责?

    从维护法律尊严的角度看,任何套取国家钱财的行为都应受到惩处,不管是少数个人谋取私利,还是局部团体“曲线救校”。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政府是民众的表率,任何一种对违法行为的纵容都可能成为误导甚至教唆,最终不仅祸害了民众百姓、危害了社会秩序,还会扰乱视听。

    从谋划职教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政府是区域职教发展的领航人。只有站得高、看得远,科学整合资源、区域统筹规划,坚持内涵发展、质量至上,才能形成职教发展的良性循环,才不会让“送教下乡”在百姓心中变了味儿。妄想依靠投机取巧套取国库资金,到头来只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武闻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4月05日 12 版

海兴:全日制中职生为何“基本不上课”
中职教育如何“救市”考量政府责任
高职学校走出生源困境
要“宽进”还要“严出”
宋德强:29岁的钢筋工“好师傅”
8位两院院士走进昆明冶专
广东40余所民办高校欲“抱团取暖”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微博招募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