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是一个由27个成员国组成的国家集团。它既不是一个拥有领土和公民的主权国家,又不是一个像联合国那样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所以,在讨论欧盟的外交结构时,用“迷宫”一词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欧盟的外交部不叫外交部,而叫对外行动署(EEAS);欧盟的外长不叫外长,而叫负责外交和安全事务的高级代表(HR)。至于“副部长”,名称就更是千奇百怪,有的叫执行秘书长,有的则叫首席运营官。大卫·奥沙利文便是首席运营官。
“对于局外人来说,EEAS的职务称谓都很怪,很费解,听起来不像政府官员,倒像公司主管。这是为什么?”记者问。
“对于我们这些局内人来说,也不太好理解。”奥沙利文回答着,脸上露出早有准备的笑容,似乎同样的问题被问了好多次。他说:“欧盟跟主权国家不一样。所以,我们在给官职命名时,既不能模仿主权国家,也不能让人联想到主权国家。”
奥沙利文的解释是相当客观的。自成立以来,虽然欧盟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但反对欧盟发展成一个国家的声音却一直比较强大。比如说,2005年,欧盟成员国就《欧盟宪法条约》举行全民公投,法国和荷兰率先予以否决,其他成员国随后放弃了公投。为什么?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担心欧盟有了“宪法”之后成为“超级主权国家”。
因此,在操作实践中,欧盟在用词上十分小心,将《欧盟宪法条约》改头换面成《里斯本条约》,才最后获得了通过。EEAS就是根据《里斯本条约》的授权于2010年12月1日正式成立的。
“在EEAS刚成立的6~9个月内,的确很难,困难很多。”奥沙利文说。
奥沙利文说的是实话。路虽然走过来了,但作为一个“全程观察者”,从他的口气和表情中,记者仍然可以体会到奥沙利文和他的同事们当时的艰辛。
从机构设计来说,EEAS肯定算得上一个创新。原来,欧盟负责外交工作的人员分布在欧盟理事会总秘书处和欧盟委员会对外关系总司。现在,EEAS不仅将这些人员全部合并到了一起,而且还要从各个成员国选调数百人。这样一来,在EEAS布鲁塞尔总部工作的人员将达到约1600人。如果再算上分布在140个国家的外交官,EEAS的官员有数千人之多。
“现在,一切都好了。工作人员大多数都到位了,我们也租了新办公场所。到今年7月底,大家都要搬到同一座大楼里办公。”作为首席运营官,奥沙利文也分管一部分人事和行政工作。所以,他对人员配置和办公地点搬迁等工作比较熟悉。
据报道,EEAS新办公楼的费用也相当高,每年的租金高达1200万欧元。
除了行政事务外,奥沙利文还分管亚洲、中东等具体外交业务。他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在利比亚问题上,EEAS已经有了不错的表现。在与伊朗的核谈问题上,EEAS将发挥关键作用。”
在欧盟,奥沙利文在许多重要岗位上干过,是一位阅历十分丰富的高级官员。他曾担任过的领导职位有:欧委会秘书长、贸易总司总司长、对外关系总司总司长,等等。
虽然是高官,但奥沙利文从不摆官架子,也不喜欢别人对他以官职相称。“同事们都叫我大卫,这样显得亲切。”奥沙利文自然而随意地说。他还亲切地对记者说,你也可以叫我大卫。
在采访前,一位曾经与奥沙利文共过事的欧盟官员说,他善于言谈、条理清楚、直奔主题,是记者采访的绝佳人选。在一个小时的采访中,记者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比如说,对于欧盟对外能不能用一个声音讲话,或者欧盟有没有“一个声音”的问题,许多学者和官员争论得很厉害,有的说欧盟根本没有“一个声音”,还有的说欧盟不可能用“一个声音”讲话,芬兰外长日前甚至还说,“欧盟国家不想要统一的外交政策”。但奥沙利文给出的答案却简洁明了,相当准确。他说,EEAS与成员国外交部的关系不是竞争而是互补,当各成员国就某一问题达成一致时,EEAS便可以用一个声音对外界表达,反之则不能。
只要是粗通欧盟历史的人,便不难给奥沙利文的说法找到例证。2008年,科索沃宣布独立,欧盟是否予以承认,成员国之间达不成一致,欧盟便没有用欧盟的名义用“一个声音”说话,而是将是否承认的权利留给各个成员国自行决定。在最近制裁叙利亚问题上,成员国达成了一致,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事务的高级代表阿什顿便可以代表27个成员国“用一个声音宣布制裁措施”。
在回答问题时,奥沙利文旁征博引,幽默风趣。他引用了基辛格的新书《论中国》。书中提到,基辛格问周恩来如何评价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周恩来的回答是“需要时间来验证”。当他描述外交政策时,引用并发挥了原欧盟贸易委员、现任WTO总干事拉米的比喻:“外交政策就像气体,你可以闻到、可以看见,但不太容易实实在在地抓到。”
奥沙利文说这些话,虽然方法有些迂回,但用意十分明确:EEAS还刚刚诞生,长大成人还需要时间。如果耐心等待,它的影响力将逐渐显现出来。
“我儿子喜欢效果立竿见影的工作。所以,他不想干我现在干的活儿,而学了医。”奥沙利文最后笑着说。
采访结束后,奥沙利文的这句话一直萦绕在记者耳边。仿佛奥沙利文在恳请EEAS的批评者们:请耐心一点,你们不会失望。
本报布鲁塞尔4月20日电
本报驻欧盟记者 张兴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