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苏丹军队20日起从哈季利季油田“有秩序撤出”,南北苏丹大规模战争的引信至此暂时拆除。
从本月10日南苏丹出兵占领哈季利季开始到20日撤兵这一过程中,国际社会除了关注“遥远”的非洲地区这场武装冲突本身,更关注的是对两个当事国影响力最大的两个世界大国(美国和中国)的反应。
南苏丹“有序撤军”立即开始
南苏丹总统萨尔瓦·基尔·马亚尔迪特20日发表声明称:“南苏丹已下令军队从哈季利季油田撤离”,“有序撤军”立即开始,预计3天内完成。
基尔总统在声明中表示,撤军目的是“创造与苏丹恢复对话的氛围”。
他同时宣称,哈季利季油田“是南苏丹的一部分。撤军并不表明南苏丹改变这一立场”。他要求苏丹立即停止对南苏丹的轰炸和地面攻击。
南北苏丹发生大规模全面战争的警报暂时解除了。国际社会为此松了口气。这两个刚刚分裂9个月的国家一旦开战,不光会引发两国本身及周边地区一系列不可测的悲剧性后果,如人道主义灾难、部族冲突蔓延、经济与社会动荡,而且会因涉及其政治、经济利益而使中国、美国等远方大国卷入其中。
为最大油田而战
哈季利季油田位于苏丹首都喀土穆西南700多公里处,是苏丹最大的油田。巨大的石油利益使该油田归属、权益问题一再构成南北苏丹不断冲突的重大因素。
根据海牙国际法院2009年的裁决,位于苏丹和南苏丹边界北侧的哈季利季油田属于苏丹领土。但南苏丹政府一直不承认这一裁决。
南苏丹政府上月宣布哈季利季油田属于南苏丹,本月10日更是出兵攻占这一地区。
苏丹随即展开系列回应。两国军队在油田附近持续冲突。
苏丹国民议会本月16日通过决议,宣布南苏丹政府为“敌人”。苏丹总统巴希尔18日发表对南苏丹“宣战”的誓言:“要么苏丹攻占(南苏丹首都)朱巴,要么南苏丹来(苏丹首都)喀土穆……”
苏丹军队20日已夺回该油田,同时出动战机轰炸南苏丹境内交通枢纽,为即将展开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做准备。
指挥收复油田行动的苏丹将领阿卜杜勒·马鲁夫少将22日对媒体表示,在20日的战斗中,共有938名南苏丹军人和苏丹反政府武装“公正与平等运动”成员被打死。苏丹军队还缴获了南苏丹军队所使用的绝大部分武器。
苏丹军队收复哈季利季油田后,苏丹石油部已派官员和专家前往评估油田受损情况。一名工程师表示,油田处理系统、输油管道和部分发电设施都遭到严重破坏,需要数月才能修复。
苏丹石油部国务部长伊斯哈格·巴希尔表示,在对油田设施进行全面检修,且苏丹军队完成排雷工作后,油田将恢复生产。
突遭美国指斥 南苏丹立即退让
此间有分析指出,南苏丹之所以宣布撤军,是因为它发现其军事占领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甚至一向支持它的美国对其军事行动的措词也相当严厉。
中国多次呼吁两国立即停止冲突,彼此尊重主权,从大局和长远出发,保持最大限度的冷静和克制,增进互信,积极配合国际社会的斡旋努力,尽快恢复谈判和对话,促使局势早日缓和。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已直接把此次冲突、危机的责任归咎于南苏丹。他19日称,南苏丹占领哈季利季油田“侵犯苏丹领土,是毫无疑问的非法行为”。他呼吁双方重返谈判桌。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日表示,南苏丹“必须停止对苏丹境内反政府武装的支持,必须停止跨境军事行动”。他同时敦促苏丹也必须停止军事行动,包括对南苏丹的轰炸。
此前,美国苏丹问题特使莱曼专门赴南苏丹首都朱巴进行了斡旋。
从南苏丹的独立到发展,美国给予南苏丹大量的支持和协助,甚至有媒体报道称美国及西方国家对南苏丹提供了“军事援助”,用以对付苏丹政权。苏丹总统巴希尔长期以来被美国视为国际恐怖主义的资助者。以往南苏丹对苏丹的军事行动,以及苏丹境内反对派的军事行动,都是得到美国默许甚至公开支持的。
这次美国明确表态南苏丹应停止针对苏丹的军事行动,可以说对南苏丹是最严重的政治压力。
美国担心两个苏丹之间的冲突失控,进而引发全面战争。这都不符合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
美国插手非洲 强势挤压中国
此次国际社会同时发力,尤其是中、美两国的强力斡旋,拆除了南北苏丹全面战争的引信。
有美国专家认为,这为中美未来在非洲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样板。
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非洲问题专家威特尼·施奈德曼对本报记者说,随着中国在非洲利益的不断拓展,中美之间在开发和获取非洲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方面的竞争必将日益突出。美方认为,中国是美国在非利益的一个“竞争者”。
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去年6月出访赞比亚时,甚至把中国称作是“新殖民者”。她就中国在非洲日益扩大影响发表看法时警告非洲国家“当心那些只与精英打交道的合作者”。她说:“我们不愿在非洲看到一个新殖民主义者……我们不愿看到政府的良好管理职能遭到投资者的破坏。”
她当时还表示,非洲国家可以从亚洲政府那里学到许多支持经济增长的办法。但是,“中国并不能成为非洲国家政治上的榜样”。
但华盛顿大学教授、前驻非洲大使大卫·希恩对本报记者说,中美两国其实在非洲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在苏丹问题上,目前南北苏丹的敌对状态和地区局势长期不稳,使两国的石油生产和出口都陷入停顿。这不仅对进口苏丹石油并占其石油进口总量7%的中国而言是一个糟糕的局面,也不符合南北苏丹以及美国的利益,是一个“多输局面”。
希恩认为,中美两国应在管控南北苏丹冲突和矛盾问题上进行合作,减少对对方的猜疑,稳定苏丹局势,恢复两个苏丹石油的生产和出口,形成“多赢局面”。
他说,中美在苏丹问题上的博弈,是双方在非洲博弈的一个缩影。双方都存在非洲资源和能源开发“零和游戏”的心理。中美在非洲博弈最大的问题,正如中美关系在其他领域面临的挑战,是双方严重缺乏互信。但事实上,中美两国在非洲并不像在亚太地区那样,存在“台湾问题”等短期内难以解决的结构性矛盾。双方在非洲应该有提升合作的广阔空间,关键是双方要在非洲稳定、发展等问题上合作,逐渐建立起互信。恢复两个苏丹的稳定和石油出口,正是中美走向合作与互信的一个极佳平台。
本报华盛顿4月22日电
本报驻美国记者 杨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