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年初,一本新编印的名为《某新型火炮常见故障133问》的维修手册经旅里审定后,印发到该旅每个列装新型火炮的班里。
出人意料的是,这本维修手册的作者竟是兰州军区某防空旅三营下士张书德。
这本小册子,详细收集了某新型火炮的133个常见故障,而该型火炮列装还不到一年时间,张书德在部队服役也才进入第三个年头,他是目前全旅最年轻的新型火炮技师。
事实上,张书德这样的“研究型”士兵在某防空旅、在兰州军区还有很多。这背后的原因是,近年来大批高新技术武器装备陆续列装,部队上下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期盼并着力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士兵。
就在防空旅,前不久,某新型雷达生产厂家来巡修,看到了由基层官兵自行编写的《雷达火控战勤》教材。教材的实用性、针对性令专家惊叹。当得知这本厚约两厘米的“砖头书”是11名基层战士在干部带领下攻关完成的,专家们坦言“被震撼”了,并当场提出要购买这本书的版权,作为以后的随装教材下发部队。
“不是一两个人冒尖,而是成批次地涌现。”某防空旅旅长陈西峰这样评价“研究型”士兵群体。仅去年一年,防空旅的基层士兵就创新了30多套新战法、新训法,发明了59项训练革新器材、8款军事游戏软件、38部DV动漫作品,一些困扰部队的防空作战难题被攻克。
“这些爱学习、勤琢磨、善创新的‘研究型’士兵已成为基层部队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活力因子’和‘转型先锋’。”某集团军军长曹益民说。
在兰州军区军训和兵种部部长胡建林看来,“研究型”士兵的大量涌现与新世纪以来解放军持续推进的信息化建设大潮密不可分。
“它是我军信息化建设和军事训练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胡建林说,伴随着信息网络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士兵,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期望越来越高,而其自身也成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快部队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一支新生力量。
2001年,新修订的《陆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颁布实施。在这一版大纲中,首次提出实施官兵分训。分训期间,干部大部分时间主要用于理论学习和信息化作战指挥研究,而战士则按照电化教学、士官组训、军官主考的方式实施训练,士官正式担负单兵训练课目的所有内容。做更加“专业化”、“技能化”的“武教头”,成为普通士兵特别是基层士官的职业追求。
近年来,信息化含量越来越高的新型装备成批次列装部队,其复杂的操作流程和崭新的技战术性能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士兵去掌握;而体现着信息时代特征的网络化、模拟化、基地化训练模式的推广应用,也迫切需要基层士兵在实践中研究破解新装备训练中出现的新问题,甚至是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衔接过程中的瓶颈性难题。
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士兵进入部队服役,客观上也为“研究型”士兵的兴起提供了人才基础。某防空旅最近两年的新兵调查显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新兵已占到新兵总数的22.7%,此外,还有60.5%的新兵参加过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擅长平面设计、电脑维修、动画制作、汽车修理、板报制作、乐器演奏的大有人在,整体素质普遍较高。
“信息化浪潮面前,干部和战士实际上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甚至个别时候还会出现官兵信息化素质‘倒挂’的现象。”某防空旅政委徐鹏坦言,新一代士兵普遍视野开阔、知识面宽、思维活跃,接受新知识快,热衷表现自我,遇事敢问为什么,经过正确引导完全可以成为加快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新的“增长极”。
实际上,从兰州军区党委到各级部队领导,近年来也越来越重视为基层官兵搭建完善的信息化学习成才平台和创新人才培育机制。
兰州军区信息化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区目前所有建制连队都连通了军事综合信息网,基层官兵拥有的电脑数量已达到平均1.5人一台,而在某防空旅更是达到了一人一台。
去年,兰州军区还组织专家骨干研发了全军首个“官兵成才发展”服务软件系统,及时为部队官兵提供菜单式、个性化网上学习服务。高效、快捷、资源丰富、互动性强的网络平台已成为基层官兵成才冒尖的“孵化器”。
为鼓励更多的 “研究型”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各部队都立足自身需求探索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培养创新人才新机制。目前在基层连队,战士们自发成立的“理论学习”、“技术攻关”、“动漫制作”等各种兴趣小组层出不穷,特别冒尖的人才甚至还拥有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士官人人有革新项目,义务兵个个有专业研究目标”,已成为新一代士兵建功军营的“路线图”。
来自基层一线的创新活力,让新时期的带兵人普遍意识到“网聚智慧”的重要性。
为激发基层战士参与部队训练、教育和管理的热情,某防空旅在部队综合信息网上专门开设了集思广益“谏言箱”,推出了“金点子”评比活动,开展了破解难题“擂台赛”,为官兵展示才华开通绿色通道。
一年多来,某防空旅官兵依托网络平台踊跃建言,小到营区“环城路”的命名,大到部队信息化发展规划,共提出了近600条意见建议,旅里从中评选出120多条“金点子”,成为推动部队建设发展的决策依据。
今年初,某防空旅政治部主任张焕木在旅政工网上发出的一篇帖子引起全旅官兵热议。在帖子中,张焕木说,信息化时代,部队官兵单单讲竭职尽责是不够的,而更应“竭智尽责”——挖掘、发挥自己的全部智慧才能,推动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有战士留言说,“竭智尽责”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该旅五营十三连战士王坤,入伍前在一家网吧打工,建过网站,当过“黑客”。入伍后,连队根据个人特长,让他担任了连队网络管理员。利用课余时间,王坤主动对全旅和集团军网络系统进行了安全检测,先后查找出7处安全漏洞,并通过电子信箱反映给集团军领导。集团军首长看到后高度重视,指示相关部门及时封堵漏洞,确保了军营信息网络安全。旅里由此给王坤记三等功一次。
和王坤一样,近年来大批进入部队并渴望在部队建功立业的新一代士兵,不论是拥有高学历还是低学历,都能在追求成为“研究型”士兵的道路上找到自信、获得发展。
正在领衔攻关新装备模拟训练的代建强说:“学历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爱学习不提高。”代建强入伍前只有初中学历,在旅里倡议下,他入伍后先后报考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学历升级考试,取得了大专文凭,最终成为闻名全区部队的“战士发明家”。
战士张成是2009年12月应征入伍的大学本科生,他与同期入伍的战友组建了“动漫创作小组”,利用业余时间设计创作,他们的第一部动漫作品《好兵的100个细节》一经播出,就在全营引起强烈反响。最终这部线条简洁、画面生动的作品,在集团军组织的DV、动漫优秀作品评选中获得了一等奖。
“只要部队给我一个平台,就会还部队一个精彩。”张成的话说出了基层战士的心声。
樊永强 褚清欣 刘文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