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5月28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青年热点

志愿服务是学雷锋活动的拓展

钱民辉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5月28日   02 版)

    很少有一个国家,能以一个平凡人的事迹,在几代人中掀起一种持续性的学习高潮。这个平凡的人来自草根,他的名字叫雷锋,他的事迹就是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

    当我们今天重新回眸近半个世纪的学雷锋活动,发现学雷锋活动与社会发展、价值体现和时代精神紧密相关。虽然今天的学雷锋活动更多的是以一种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形式出现,但它并不是西方普世价值在我国的一种体现;为人民服务与志愿服务是学雷锋活动从理想走向现实的一个必然的过程,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时代产物。

    “像雷锋一样”是那一代人的理想

    社会良好的风尚风气,最初都是由具有榜样作用的个体发动的,通过人们的模仿开始逐渐向外扩散,形成真正的社会活动和集体性的表达。在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主席亲自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开展学雷锋活动就是先从“榜样”开始的,当时最流行的话莫过于“学习雷锋好榜样”。笔者当时刚上小学,这样的活动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最为直观、最为深刻的教育。记得当时只要看到有人做好事就会认为他就是雷锋,心里会自然而然地萌生敬意,要向他学习。当自己做了好事以后,受到了同学、老师的表扬,就觉得自己也是雷锋了。在学习雷锋事迹以后,又进一步知道了“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的道理。从那时起,我们这一代青少年就逐渐开始明白:只有学好本领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当时的成年人都将学雷锋活动融入自己的实际工作之中,社会上涌现出无数的“学雷锋标兵”和“雷锋班组”。雷锋的言行成为当时评价一个人的尺度,人们爱憎分明、立场坚定。那个时代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真正凝聚起了几代人大干社会主义的高潮。毫不夸张地说,那是个人人学雷锋,人人皆雷锋的时代。

    当理性与理想发生冲突

    在中国社会开始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以后,“改革开放”成为这一时代的主题。大规模的学雷锋活动此时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却遭遇了各种思潮的冲击。

    比如,“理性人”与功利主义,使一些人开始重新审视和衡量学雷锋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当人们在学雷锋做好事时,就有人用理性人和功利主义去解释,认为做好事不图回报从逻辑上讲不通,也不符合人的内在欲望和天生的需求,因此表现出来的是虚伪和不实际。还有的人认为,学雷锋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那时社会分工简单,强调人们的合作、共享以及顺从的集体主义精神;但市场经济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复杂多样,社会用人开始评价和考察人们的竞争、赢利、效率以及创新的英才主义品质。于是,社会上一些人学雷锋开始算成本讲回报。

    于是,社会上就出现了“学雷锋可以,有偿服务是真”的现象,如“为你指路——要收费”、“帮你推车——请给钱”、“捡到钱包还你——需付酬金”、“救溺水者——先讨价还价”。正是这些所谓的“理性”重新唤醒了一些人的私心私欲,不仅将学雷锋活动工具化利益化庸俗化了,一些社会问题也爆发了。这是由于我们在社会转型时,对转型后的社会缺乏认识、没有经验和准备不足。看来,人们没有理想不行,而理想不能与时俱进更不行。

    理想重铸与唤醒记忆

    中国的改革与开放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雷锋高潮再次掀起。

    为了使学雷锋活动能持续有效地进行,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雷锋日,后来每到3月都成了学雷锋月。这次学雷锋活动的特点是有组织、定任务、搞宣传、见行动、作总结、谈经验。这样的学雷锋活动使人感到更像是一种仪式,通过仪式的方式,使社会新生代能够系统全面并发展地认识雷锋和记住雷锋精神,使经历过的人们不断强化雷锋精神和发扬雷锋精神。

    毋庸讳言,这种学雷锋活动的方式也曾被一些人诟病为太形式化。但我并不这样认为,通过学雷锋活动,确实净化了社会风气。当然,这个社会的资讯太发达了,人们每天都会通过各种媒体看到或听到个别人个别事情与社会不和谐,但它毕竟是少数,少数人怎能代表大家呢?少数道德不良事件怎能说是整个社会道德滑坡了呢?也正是有了学雷锋活动这样的仪式,使全体人民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学习雷锋精神。

    志愿服务是学雷锋活动的拓展

    有人说志愿服务源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在100多年的发展中已经成熟。中国也是晚近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由联合国组建的志愿者到西部边远地区服务才开始有了志愿服务。

    我认为,这种说法可以商榷。雷锋精神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体现就是志愿服务,只是志愿者(义工)和志愿服务这样的叫法是现在才开始流行起来的。今天,确实有更多的中国人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来,这是几代人开展学雷锋做好事的一种传承。

    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通过学雷锋活动青年人志愿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如今青年大学生志愿到西部支教扶贫、积极投身于社会的各种公益事业。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有那么多青年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为人指路,维持秩序。就是在平时,人们也会看到志愿者在街上扶老携幼。青年人的这些善行义举不正是通过学雷锋活动,被雷锋精神强烈感染所致吗?!

    那么,为什么非要将我们已有的美德用别的符号表达之后说成是别人的呢?当然,这个世界是多元文化的整体,西方社会的志愿服务与雷锋精神体现的为人民服务,其实就是文化上的共性。在今天的世界里,在消除贫困、保护生态、维护和平、多元尊重、和谐相处等方面,志愿者组成的队伍是不分国界的。从这方面看,雷锋精神也是人类的精神,今天的志愿服务正是学雷锋活动的拓展和深化。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分享到:
志愿服务是学雷锋活动的拓展
选拔青年人才的“三不三要”
中空的“巨石”
关于善良的断想
沿着《讲话》指引的创作之路前行
谁为“伦敦鲸”的惊天亏损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