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霍伊最终还是决定向欧盟求援了。
西班牙银行危机爆发后,西班牙首相拉霍伊一直在拒绝欧盟的援助建议。在他看来,向欧盟伸手要钱,就是西班牙的“耻辱”,也是他的“个人失败”。
然而,面临日益加重的银行危机和来自欧盟的强大压力,拉霍伊最终不得不“向命运妥协”。
欧元集团已宣布,一旦收到西班牙政府的正式申请,将提供不超过1000亿欧元的援助资金。
援助不是救助 民众无需紧缩
继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之后,西班牙成为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接受欧盟援助的第四个欧元区国家,也是迄今最大的欧元区经济体。
西班牙经济部长金多斯6月9日宣布,西班牙将要求“欧盟金融援助”,以重新振兴西班牙的银行业。
谈到援助的具体形式,金多斯称,欧盟的援助将拨给属于西班牙政府的“西班牙银行业公共援助基金”,后者来负责向有需求的西班牙银行注资。
金多斯强调,欧盟的援助仅是针对西班牙的银行业,而不是针对西班牙的整体经济。因此,这一“援助行动”绝不等同于对希腊等3国的“救助行动”。西班牙会偿还全部援助资金,而且贷款没有任何影响西班牙整体经济的附加紧缩条件。
媒体就此评论称,直到最后一刻,这个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还在试图“保留面子”。
各国轮番施压 要求接受援助
过去几天来,欧盟加大了对西班牙的压力,要求该国尽快接受援助。
拉霍伊政府7个月来一直寻求在不接受外界帮助的前提下化解银行业危机,最终屈从于欧元区国家和市场越来越大的压力。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雅各布·柯克加德认为,市场所等待的其实是西班牙政府决定背后蕴藏的含义。接受援助,意味着“西班牙承认银行业已经破产”。
欧盟方面认为,必须在6月17日希腊大选前,对是否援助和如何援助西班牙给出说法。欧盟担心,一旦希腊退出欧元区,面临严重银行危机的西班牙无法挺过难关。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加入施压的行列。他要求欧盟“尽快采取行动,为面临困难的银行注资”。
400亿,800亿?1000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本计划11日公布一项报告,对西班牙银行克服危机所需资金数额做出评估。西班牙政府也表示,这一报告结果将是该国决定是否接受欧盟援助的重要标准之一。为推动西班牙政府早作决定,IMF于8日提前公布了报告结果。
IMF这份报告假设西班牙经济明后两年分别萎缩4.1%和1.6%,失业率至2013年升至26%,对西班牙金融系统开展压力测试。
报告称,西班牙最大的两家银行(西班牙对外银行和西班牙国际银行)财务状况良好,可以抵御危机,但部分商业银行财务结构单一,没有多元化的国际业务对冲风险。
报告认定,部分银行需要额外资金抵御风险,这些资金共计400亿欧元,不包括这些银行重组和贷款等其他成本。
路透社援引IMF一名官员的话报道,如果将重组和贷款等成本考虑在内,所需充实资本金的额度最高可达800亿欧元(1000亿美元)。
欧盟一名官员对法国《世界报》称,欧盟将“考虑到一切可能性”,援助金额将高于IMF的评估,“希望一举解决问题,避免二度援助”。
法新社称,欧盟对西班牙的援助金额将可能高达1000亿欧元。
据悉,西班牙政府已经委托德国“罗兰贝格”和美国“奥纬”两家咨询公司,对西班牙银行业展开审计工作,最晚将在21日向西班牙政府提交审计报告。西班牙政府将根据这一结果确定向欧盟要求的援助金额。
不提“任何经济改革的条件”
西班牙先前一直拒绝欧盟援助的最主要原因是,担心欧盟作为援助条件而要求西班牙经济改革和财政紧缩。西班牙政府认为,在本国经济严重衰退的情况下,无力采取进一步的削减财政开支的措施。
为推动西班牙政府接受援助,欧盟这次没有提出此类要求。
西班牙经济部长金多斯称,“除了金融领域之外”,欧盟没有向西班牙提出“任何经济改革的条件”,“欧盟提出的援助条件是针对银行业,而不是针对西班牙社会”。
法国媒体援引一名欧盟官员的话称:“拉霍伊政府已经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来减少政府开支。欧盟认为目前不应再加重西班牙的负担”。
《世界报》透露称,德国曾一度希望向西班牙政府采取强硬姿态,但是最终决定作出妥协,同意仅要求西班牙政府在整肃银行业方面采取措施。
德国财长朔伊布勒对欧盟与西班牙达成的援助协议表示赞赏。他认为,西班牙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希腊黑云压城 欧元区亡羊补牢
希腊定于本月17日重新举行议会选举,主张和反对执行财政紧缩政策的希腊政党选情胶着。欧元区国家担心持反紧缩立场的政党获胜,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
路透社称,欧元区国家政府极力推动西班牙尽早巩固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避免在希腊方面传出负面消息后继续恶化,进而给欧元区带来第二波冲击。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专家普拉萨德认为,西班牙愿意接受欧元区援助银行业,一定程度上“为欧元区赢得暂时的喘息时间”。
英国劳埃德银行经济师查尔斯·迪贝尔说,欧元集团的援助准备是应对欧洲债务危机的最新举措,效果如何尚待观察,毕竟“这依旧是预防措施而非治疗措施,只是维持银行业的生存,而非实际支持其增长”。
本报巴黎6月10日电
本报驻法国记者 林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