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一律的课程、千篇一律的要求、千篇一律的评价。为改变目前普通高中“千校一面”、高度同质化的局面,浙江省今天宣布,从2012年秋季开始,将全面启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并以此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说,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目标是确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实现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
按照《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浙江将大幅提高普通高中学生选修课程比例,选修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由原来的19.4%提高到33.3%。同时,全省不再实行统一课表,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办学特色、学生学习实际,构建课程体系,自主设置课程。
为解决当前普通高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校应试倾向明显问题,浙江明确将在确保必修课程基础性知识要求前提下,减少面向全体学生的必学内容及学习总量。在将原课程体系中各学科指定选修调整为自主选修的基础上,删除必修课程中非主干和“繁、难、偏、旧”的内容。
记者注意到,浙江此次推出的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选择性:把课程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把课程开发选择权交给老师,把课程设置选择权交给学校。
刘希平说,现在全世界都在提倡要办适合孩子的教育,而教育的过程本就应该是个选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孩子的兴趣、潜质以及相关的能力才可能出现、形成和发展,学校、老师只有不断按照学生的选择性要求,开设更多更丰富的课程,才可能逐步办出适合孩子的教育,尤其是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
但现行固定的、统一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以及与此相关的统一要求、统一评价,造成了“千校一面”的格局。刘希平认为,这显然不能适应办适合孩子教育的需要。“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对教育现实和教育规律及趋势的理解,课程改革的重心放在了加强选修课的建设上。”刘希平说。
同时,为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该方案鼓励教师开发适合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选修课程,鼓励职业高中、企业和社会办学机构开发开设适合符合普通高中学生需要的选修课程。浙江还将实行自由选课走班制度,允许学生在校内选课走班,甚至跨校和到高校、职业学校、社会培训机构选课学习,以及到行业企业修习选修课程;学校老师也被允许走教上课。
据悉,浙江省教育厅还将统筹建设全省选修课程资源库,到2012年秋季开学,教育部门将至少提供100门以上的选修课程。
根据这一方案,浙江今后普通高中还将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完成普通高中学习,允许学生提前毕业。同时实行学分收费制度和完善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在不提高目前收费标准的前提下,将学费分为注册学分和学分学费两部分,以鼓励学校开设选修课程。
刘希平表示,浙江此次深化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完善课程设置,为防止将选修课程变成必修课程,从而加重学生负担,“课程改革暂不与高校招生挂钩”。
而该方案明确提出,对普通高中的选修课程的建设与开设,将列入对市(县、区)教育和学校的评估、考核。
本报杭州6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