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为国情社情的大局服务、为基层的实际需求服务、为共青团工作的整体步调服务”——2012年暑期,团中央书记处对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了“一举三得”的新要求,并确定以“科技支农”为聚焦点,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学生奔赴山村乡寨、田间地头,为基层农村作贡献,在实践中长才干、受教育。
服务大局抓根本
今年2月1日,以“农业科技”为关键词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的第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把“农业科技”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现实国情下,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农业的质量,才能持续地保证粮食产量,稳定社会发展大局。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团中央书记处提出要把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基层老百姓的实际需求作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创新的方向,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同志明确要求2012年重点突出“科技支农”。从2012年3月开始,团中央部署各地、各高校团组织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基层需求调研,根据“按需设项、据项组团”的原则,全国以涉农院校为主,组建了442支“科技支农”重点团队,奔赴以中西部地区为主的442个县为农民实地开展生产技术指导、农业科技培训。各地也组建了相应的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团河北省委经过层层选拔,确定21支“科技支农”全国重点团队、260支省级重点团队、1000余支校级重点团队。
“田野里,我们在成长……美丽的乡村、朴实的村民,我们还会回来,带上我们精心整理的调研报告,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和真诚行动服务农业!”这是温州大学“科技支农”实践团队师生的心得。有大学生在“青春三下乡”微博上表示:“今年暑假参加了学校的‘科技支农’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实实在在的服务,让我切身感受到个人价值与基层、与国家发展的大需要的共鸣。”
服务基层求实效
“各地各学校要有针对性地组建、派出重点服务团队,团队组成人员精干,尽量减轻基层负担,真正做到‘按需设项、据项组团’……服务内容和形式切合基层实际和需要,切忌走马观花、变相旅游等形式主义。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建立与基地间的稳定、长期的服务、合作关系,变‘三下乡’为‘常下乡’”。这是团中央等五部门下发的2012年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知中提出的明确要求。事实上,作为一项已经开展了16年的品牌活动,要保持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和生命力,就必须把务求实效作为重要支点。2012年,全国重点团队聚焦“科技支农”正是把“务求实效”要求落到实处的有效“实招”。
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情系三农”社会实践服务团在该校园艺学老师李胜利、汪强的带领下,经过对河南省汝州市杨楼乡鑫源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的实地调研,发现了当地大棚蔬菜温室种植方法不规范,便为当地农户详细传授了蔬菜温室育苗及施肥的技术要点。几天下来,一位农民发出了感叹:“以前发现大棚里菜长得不好干着急,现在大学生来了,我们才知道该咋办。”
宁夏青铜峡市发布的关于葡萄种植技术的需求在本地对接有困难,该需求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后,立刻得到了很多学校的响应,最终北京农学院的“科技支农”实践团队脱颖而出。“我们邀请了最好的专家、教授,组织了最热心、有能力的同学,带着最实用的技术,一定要去西部的基层地区帮他们解决好困难。”亲自率领这支队伍前去实践的北京农学院团委书记李相阳说。
湖南理工学院“岳阳市茶叶种植中高效、低毒农药的使用调研”实践服务团暑期奔赴湖南岳阳市君山区许市镇凉亭村。
通过调研,他们了解到今年曝光的“立顿有毒茶叶”对岳阳的茶叶种植造成较大影响,对岳阳茶叶种植过程中的农药施用情况作详细调研后,同学们对当地茶叶种植中的农药选择和施用技术进行改良,并将技术传授给当地茶农,深受欢迎。
团中央学校部负责人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04所高校的442支‘科技支农’重点团队,帮助解决农业技术难题近千个,发放农业技术培训资料40多万份,举办的实用技术培训班覆盖近10万人次,签署校地合作协议200多个。”
服务团建重双赢
要实现新时期共青团工作“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关键之一就是要在全团范围内实现不同战线、各个层级的资源互补和整合。今年5月,团中央书记处明确提出要“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支持乡镇一级团的工作的重要手段,注重把社会实践的内容和推动乡镇团的工作结合起来”。
2012年,全国高校选派了2400多名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他们成为沟通高校和地方之间的桥梁,也成为促成“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的“信息员”、“推动者”。团江西省委在今年“三下乡”活动伊始便动员省内各校充分发挥在县级团委挂职高校团干部和县、乡团组织的作用,在所在地进行深入调研并提供基层需求情况,共收集各类基层需求共541项,通过调研掌握了该省多个县、乡、镇、村均存在的“一地多需”的需求多元化现象,并且根据该调研结果确定了该省2012年暑期“三下乡”以种植养殖、医疗卫生、社会调查为主要方向。
经过县、乡团组织的联系,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今年与内蒙古清水河县北堡乡签署了《校乡共建协议书》。清水河县、北堡乡的团委负责人都表示:“这种合作不仅推动了我们基层工作理念和方法的创新,也实实在在地为基层团组织的工作提供了载体、抓手和内容。”
黑龙江省庆安县欢胜乡团委书记张健一直纠结于基层农村青年难以组织、共青团工作难以深入的困境,“三下乡”活动开展后,他的脸上绽放了笑容:“感谢‘三下乡’,现在情况好多了!”今年,一支由东北农业大学组织的针对当地水稻“稻瘟病”防治的“科技支农”服务团深入到了当地开展服务。这种“学生实践得成长,基层团建受促进”的模式越来越得到基层和高校的自觉普及和推广,成为实现双赢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