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哈萨克族夫妻和儿女们仅用一个下午就将建起没几天的毡房拆掉了,他们反复介绍,用来搭建毡房的木棍、绳子等原料都是“纯手工”制作的,连地毯都是花费近一年时间制作出来的。这座盖在现代化小院里的毡房,显得有点不伦不类,果然,在它完成展示哈萨克族生活原状的使命后,即刻被拆除。
这对夫妇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的达达木图乡多元文化民俗村,9月初,在伊宁首届民俗文化节期间,这里成为观光点,供游客探访哈萨克族文化,不少住宅庭院即为作坊,出售手工或机器制作的刺绣工艺品,现做现售。
伊宁市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它便是我们常可从历史书中看到的宁远城。如今,这座从前的塞外边城,住着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等37个民族,多民族文化在此交汇,也在与现代文明抗衡。
民俗文化节期间,“伊犁赛乃姆”演唱会、赛马运动会、“伊犁牧歌”文艺演出等活动相继举行,许多民间表演艺术家、从外地请来的知名演员和乐团,走上同一个舞台。
在当地公园的广场上,一场哈萨克族竞技式的对唱表演吸引了大批市民。这种名为阿依特斯的对唱形式充满浓郁的哈萨克族口头文学和音乐文化特点,歌词均为即兴创作。歌者必须有敏捷的才思和渊博的知识,要在瞬间对答如流,以理以才服人。
尽管当天并非休息日,居民还是将广场坐满了。大家听得很投入,不时鼓掌,偶尔出现几下“不合时宜”的掌声,一定出自外地人之手——他们实在听不懂,也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为艺人鼓掌,听到歌者声音渐强,拖着长音,便觉得是好的。
记者们猜测着歌曲的内容,“打马过草原吧?”“是在讲述一场战争吧?”当地人给出的答案是:歌曲是在讲述一个人的一生,但这还不是最传统的调子,也进行了改编。
在伊宁,随处可见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在与现代文明的对抗中,传统趋于弱势是难免的。锡伯族人感叹,他们原来的很多东西都丢失了,包括古老的头饰;有些百姓搬进“新农村”,在政府给予补贴建成的红顶小“别墅”里住,却仍在关心自己的庄稼、牛马,他们不喜欢样式一致的砖房,更喜欢自己原来的院子,能为墙面刷上不同的颜色。有人担心,经济快速发展会造成后患,甚至改变蓝天的颜色。一个出生在这里的出租车司机就不无遗憾地说:几年前这里的天空才能算作是真正的蓝天。
异乡人对于这里的差异变化感受并不明显,他们只对那些打动他们的部分记忆深刻,譬如:至少这里的孩子还能毫无戒备心地冲着陌生人摆手、微笑,就像这里的民族文化一样,还带着质朴。
“围观”结束后,哈萨克族夫妇赶在太阳下山前,搬回砖房里。那个已年过半百的哈萨克族女人用她从妈妈那儿学来的手艺制作工艺品,尽管她的东西并不常能卖出去。
在伊犁河边长着一排红柳,传说当年红柳和松树打架,松树得胜便占领高地,红柳战败便择河畔而居,因没能获得有利地势,红柳才羞红了脸。这只是个民间传说,但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却万不可做红柳,别羞红脸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