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庆贺刚刚顺利完成答辩,广东工业大学新品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创业团队,在电梯旁欢乐地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 赵青摄
真正的创业是改变世界,一位“80后”创业者如是说。
创业者或多或少都至少改变了自己的世界,正在改变周围人的世界,试图改变更多人的世界。
而在此之前,他们手中掌握得不多,或许只有一个点子,一本计划书,或者一次参加创业大赛的经验。
大学生创业项目,内地学生重技术
港澳学生喜欢文化创新
“糖画是以糖为材料,以勺子为“笔”、糖稀为“墨”,传统的图案造型或鸟或兽、或龙或凤。你八成没有见过以澳门十大景点为图案的糖画?游客自己动手画完之后拍照留念,然后将旅途的回忆吃进肚子,这种体验是不是很新鲜?我们的手工画坊,将澳门的十大景点,通过沙画、胶画、糖画等手工制作来呈现,销售给各地游客。在澳内地人会发现这款产品充满了好奇,而国外游客也会觉得新鲜有趣。”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开幕第二天的公开答辩现场,澳门理工学院的“濠江映画”团队得到了评委的首肯:“在简单的产品中蕴含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耗电量大是智能手机的通病,因此精明的商家很快推出了手机应急充电器,通过普通干电池、锂电池、太阳能板等作为储电单元,经过合适的电压转换,可以随时、随地、随身为手机充电或供电。
但是许多用户觉得应急充电器体积大而转换效率低,用起来并不方便。香港珠海学院的单晶硅光伏移动充电器项目团队就在这个地方动了脑筋。他们推出的充电器只有一块手表大小,辅以时尚的设计,可以像手环一样佩戴,而且电的转换效率更高。
港澳组的创业团队以文化创意为特色,大陆高校的比拼更偏重技术。
北京师范大学的捷美创业团队带来了自主研发的“拼接式自动供水系统”、“节水型自动缓渗花盆”和“新型水凝胶保水剂”三项国家专利技术,经资产评估公司作价125万。
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华东锐光精密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固结磨料(研磨)抛光垫专业供应商。产品可应用于水晶装饰件、LED蓝宝石衬底芯片、半导体硅片等功能性硬脆材料的研磨抛光加工。核心技术由学校教授领导的精密与超精密加工课题组开发,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已获得多项专利授权,具有一定技术壁垒保障。
评委彭星国评价,港澳组的项目更有创意、更具想象力,而内地的学生技术过硬、爱钻研专业,各有千秋。但无论是偏重文化创意还是专业技术,选择什么样的项目进行创业,都需要具备可行性。
可行性的内涵,包括市场准入程度。如果创意绝佳,但是市场已经被大企业垄断,初创的小企业很难有立足之地。可行性又包括融资难易度,如果技术顶呱呱,但是设备昂贵,投资规模巨大,一时难以筹措到足够资金,也等于纸上谈兵。
参赛创业团队正在走向成熟
风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炯表示,大学生创业要成功,其实有规律可循。不要求一步做成乔布斯和扎克伯格,可以先创小业,积累经验,然后再创大业。创小业,是指先做经营链短一点、门槛低一点的产业,可以大大提高创业成功率。
此次“挑战杯”在近50名评审委员中,扩大了企业管理、金融、风险投资等领域评委的比例,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市场营销和融资策略得到了更多的审视。
对于华东师范大学的创业团队——上海华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来说,融资的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公司的注册资本为480万元,其中风险投资200万元,还有280万元需要团队成员现金入股。这对于5名大学生来说十分困难。
公司研发的除油微生物制剂能提高绢纺原料精炼脱油的效果与稳定性,降低丝织业的成本。
营销总监谢润琦告诉记者,团队在近期将参加三项创业比赛,分别在江浙沪三地,均为绢纺企业的集聚区。“我们选择近目标市场参赛,也是希望受到业界人士的关注,为融资寻求机会。另外,团队的指导老师与相关企业的关系也很密切,通过老师来牵线搭桥,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做生物精炼,竞争对手是化学精炼,但是客户群都一样,化学精炼的市场占有率高,如何突破固化的市场?”
对于评委的疑问,谢润琦将四种营销策略娓娓道来:首先,可以在绢纺企业集聚区内的中小型工厂提供1个月的免费体验,通过业界的口口相传,树立较好的口碑。
其次,联系地区商会以及行业协会,推广产品。
第三,初期可以通过制剂供应商进行分销以降低营销成本,中期可以设立分销中心向绢纺企业集聚区集中销售。
第四,向专业媒体投放广告,作为辅助手段。
“大学生创业团队正在走向成熟。”之前担任过多届“挑战杯”的评委,武汉人福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学海认为,市场方面,大学生创业团队对于客户的了解、对竞争对手的了解正在变得越来越深入与具体。原来只能泛泛地说个概念分个类,现在都能说出目标客户和直接竞争对手的名字,有些还做了深入分析,甚至接触过。
在王学海看来,参赛学生的营销,更具可操作性了。而融资方面,一来团队自己能够筹措相当数额的资金,二来也懂得去定向寻找产业链上下游的公司做战略投资者,这是一大进步。
创业,要有一条道走到黑的坚持
也许,一些创业团队都经历过这样的无奈,在大学里创业团队有十个人,而到了临近毕业阶段,绝大多数成员走向了就业或考研的道路,最后留下的人成了光杆司令。
一位成功创业的企业家曾感慨:“真正选择毕业后创业的大学生还是太少了,整个社会的年轻人都在‘求稳’。”
刚刚成立的中西达一新药开发有限公司,经历了项目进展滞后、样品进口审批遭遇政策真空等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问题,公司创始人张博士从来没有想到过退缩:“选择了,就不轻易放弃。真正的创业,要有一条道走到黑的坚持。”
同济大学毕业生魏宇超推销过帽子、卖过编织袋、当过总裁助理。为了找到方向,他还休学一年。休学期间,他参加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学技术竞赛。他们团队的设计,获得了铜奖。这次获奖,为他的创业道路打开了一扇门。魏宇超说:“只有那些享受创业生活状态,并且甘愿冒创业风险的、能一直坚持下去的人,才是真正的创业者。”
东南大学的集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发了面向程序员的社交编程平台,公司创始人Michael是全球排名前2%的顶尖极客,但是创业过程中依然遇到很多难关:团队的组建、运作资金的筹集、社会资源匮乏、推广找不到感觉等等。
“坚持是创业中最重要的。”Michael回想第一次创业时轻言放弃而致失败,依然痛心。所以,他决定这一次要不屈不挠地尝试解决困难,相信总会柳暗花明。
东南大学团委创业实践部基地中心主任李仁森认为:“创业一定要全神贯注坚持不懈。但盲目坚持要不得,创业也要建立在对市场和行业的掌握,建立在对自己定位的认识上,充分积累考察之后,放手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