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用生命托起中国航母舰载机腾飞

——追记“航空报国英模”罗阳(下)

本报记者 吴晓东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2月12日   06 版)

    11月25日晚上8点10分,运送罗阳同志遗体的车队从大连到达沈阳。让英雄回家,不只是1.6万名沈飞人的心愿。

    家人到大连来接他来了,海军首长和战友来医院为他送行,大连造船厂的领导和朋友抬他上车,喊着“大哥!回家吧”,老战友老搭档一路护送,在大连参加庆功活动的东北航空界的同行们也一路追赶着,陪他回家……在大连到沈阳的高速路上,送行的车越聚越多,出发时5辆,到第一个收费站时达到十几辆,第二个收费站时已有几十辆,到沈飞门口已经集合了上百辆。

    那天晚上,沈阳所当年的副所长、70多岁的杨凤田院士执意要到高速路口接罗阳回家,冒着严寒,老人硬是等了一个多小时。在沈飞厂区,零件生产信息化团队的青年职工徐黎明和他的同事们已经站了近3个小时,“很多的车,也不知道罗总在哪辆车上。那晚看到月亮有个很亮的光环,现在想起来都冷。”

    英雄回来了。在沈飞公司,已经下班的几千名员工听到消息后,自发来到单位。8点10分左右,车队缓缓经过厂区门口、办公楼和生产车间,沿着罗阳生前工作和战斗的地方行进。员工们把车组成车队,在道路一侧整齐排列,打开车灯为罗阳照亮回家的路,鸣响汽笛,寄托对战友的哀思:“罗总,一路走好!”

    罗阳在沈飞的10年里,不知有多少个这样的夜晚,他穿梭在灯火通明的厂房和车间,检查工作,嘘寒问暖,贴心地送上一份份细致入微的关怀:临时宿舍、饮水机、花露水、常备药品甚至为糖尿病人专门准备加班盒饭……

    只要不出差,罗阳基本每晚10点多钟下班,而在飞机研制的关键时刻,罗阳每次到家都已是后半夜。那位身着沈飞厂服、满脸疲惫、腰板挺直、步履稳健的大个子领导与职工一起工作的场面,已成为沈飞公司的一景。

    “如果5点半后处理工作叫加班,那他基本上没有不加班的时候。”曾经在罗阳身边当了4年半秘书的徐英志记得,加班时晚饭都是工作人员从职工食堂打回来,除非公务宴请,罗阳从不光顾近在咫尺的沈飞宾馆。他总是说,一样的,节省一点开支就为公司省一点钱。由于工作需要,罗阳经常到集团公司或中航工业装备开会,每次进京出差,除非会务组指定住宿宾馆以外,他都会住在由办公楼改造的沈飞驻北京办事处,每次出差回来,账单上的每笔开销都记得清清楚楚。

    “他的第一套西装还是2003年为了接待外宾买的,回来一看还是休闲西装。一年也穿不了几次,一天到晚都穿着工作服。”徐英志对罗阳的评价是:做事认真,为人随和,生活简单,“至今他还住在中航工业沈阳所的家属区里,这套房,还是1998年在研究所工作时分到的,装修土得不能再土了,守夜那晚往餐桌上一趴感觉直晃。”徐英志说。

    罗阳上任几年来,正值航空武器装备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中航工业沈飞公司任务最为艰巨的几年,很多人认为任务极具挑战性,难以完成。作为多个型号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和团队面对科研生产高度交叉并行的情况,创下了新机研制提前18天总装下线,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周期最短的研制奇迹。如今,中国自主研发的歼-15战机在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上完美演绎“刀尖上的舞蹈”,被视为航母发展迈出的关键一步。

    “今年8月辽宁舰入列时,海外媒体预计中国舰载机成功应用至少要1年半,没想到我们仅用两个多月,就成功实现了最为关键的起降试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说,奇迹的背后有着像罗阳这样千千万万航空人的不懈努力。

    发展通用航空是沈飞几代领导班子的梦想。在罗阳带领下,沈飞不仅与世界著名通用飞机制造商美国塞斯纳公司合作,成功交付L162飞机数百架份并启动通航产业园区建设,还带领参研人员成功突破零部件研制难关,确保ARJ21飞机成功首飞,为国产大飞机部件制造储备了技术,向国内外同行证明了“中国制造”的能力和水平。

    同样出于一名企业家对航空产业发展前景的敏感性和对市场规律的牢牢把握,2012年,罗阳发现航空标准件供应已由以前的买方市场逐渐向卖方市场转变,航空标准件的外购供应开始成为制约航空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这样的市场形势转变,罗阳敏锐地预测到可能出现的危机形势,果断决定加强内部标准件供应能力。

    作为沈飞的领航者,罗阳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歼-15成功着舰后,罗阳接下来一周的日程也早已安排得满满当当。

    11月8日,是罗阳在沈飞工作的最后一天。没有留下他在沈飞零件生产线上工作的最后影像和照片,至今让零件生产部部长李长强后悔不已。

    随着型号研制水平不断提升,产品加工难度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新材料加工、新工艺技术要率先采用、应用,较长一段时期数控加工是公司的生产瓶颈。为突破瓶颈制约,罗阳常说“一代装备、一代技术、一代管理、一代人才”,突破数控加工瓶颈制约,管理创新极为关键和重要,因此他极力推进数控生产信息化管理应用。

    罗阳在担任沈飞公司领导期间很少接受采访,就连公司内部媒体都经常为“逮”不到他而发愁。罗阳生性低调,这么多年,沈飞的资料库里只有他在生产现场的一些镜头,遗像还是请人从某个庆典的留影上截下然后用电脑去掉手里的鲜花得到的。

    沈飞民机团队几位成员记得,今年6月29日,罗阳在北京专门设晚宴慰问与加拿大庞巴迪公司进行商务谈判的谈判组。交流中工作人员透露当天是总经理的生日,面对临时送上的生日蛋糕,罗阳在大家的倡议下许了三个愿,其中第一个愿望就是“我今生有幸与沈飞公司同月同日生,第一个愿望就送给我们的公司,衷心祝愿我们公司越来越好!”

    7年前,父亲病逝。平日里,工作再忙,每隔一两天罗阳也要挤出时间去干休所探望年近八旬的老母。“在家里整理罗总的遗物时,还发现箱子里有他给母亲在珠海买的营养品。”徐英志说。

    11月25日夜,在遗体送入殡仪馆前,王希利对着罗阳说了最后一句话:“罗阳,我知道,这些天你太累了!”在场的人无不落泪。

    11月27日,作为公祭堂之一的沈飞宾馆国际会议厅内,前来为罗阳送行的人士络绎不绝。他们中,有来自军界的高层,也有沈飞公司退休的老职工。

    “当你高兴的时候,回家的楼道便回响着轻扬的口哨声;当你不开心的时候,回家的楼道便回响着沉重的脚步声。在单位,我们因工作上的事,争执过,也互相指过鼻子,拍过桌子,可是一下班你却依然笑呵呵地找我……”在英模、烈士这样的称呼之外,沈飞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袁立更愿意把罗阳看做自己的朋友和兄弟,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们有时也会谈谈工作以外的事情,说一说大江南北哪儿最好,聊一聊退休之后怎样养老,侃一侃哪个电影最卖座,讲一讲哪个趣闻最八卦。

    “要克服很多困难,会感觉到一定的压力,但是在全力以赴去工作,去克服、去解决困难的时候,有时候就会把它忘掉。”面对工作压力,罗阳经常说的是:“我们没有任何选择,必须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作为老搭档,中航工业沈飞党委书记、副董事长谢根华知道罗阳有个用音乐减压的习惯,太累的时候常常把自己关在屋里听会儿古典音乐。”

    “罗阳身体本来很好,爱好也多,摄影、围棋、兵乓球都不错,年轻时还是学校排球队的主攻手,到沈飞后,罗阳实在是太忙了,看不见他打球了,看不见他下棋了。那么大个厂,有多少事压在他的心头?”沈阳所原所长刘春义还保留着罗阳当年的摄影作品,送罗阳那天,他特意写了一副挽联:“国事在肩,压在心头,中年英逝,壮志未酬”。

    徐英志说,当老总后罗阳身体差了很多,脸色没以前红润了,头发少了,精神头也没那么旺了,他把工作不是当成任务而是当成自己的事,自己给自己压力,“可真正做了,老百姓会记住他的”。

    相关文章:

    用生命托起中国航母舰载机腾飞(上)

    用生命托起中国航母舰载机腾飞(中)

分享到:
用生命托起中国航母舰载机腾飞
开启青年员工“二次创业”之门
西电东送“锦苏”之路
大爱晋江
“草根提案”直达校长办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