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推荐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大连:读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

推广《弟子规》开掘优秀传统文化润泽青少年

本报记者 王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12月18日   04 版)

    一项在辽宁省大连市的实验表明,源自《论语》“学而篇”的《弟子规》,在教育青少年乃至成时人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验源于团大连市委自2010年起开始的一项推广学习《弟子规》的尝试。两年来,效果显著——叛逆的孩子下跪向父母认错,打架的学生变得知书达理,懂事的孩子变得更懂事……一股正能量在青少年中、家庭中、学校中流淌。看似一点点小的变化,却如涓涓细流般汇聚,形成一股洪流。

    团大连市委书记赵宏表示,团大连市委在推广《弟子规》的过程中深深感到,比起应试教育,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容易被青少年接受,更容易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接人待物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要想文化创新,首先要先继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梳理、振奋我们国家民族的精神。”赵宏告诉记者,团大连市委下一步将联合大连市教育局将《弟子规》纳入校本课程,并建议上级团的机关联合教育主管部门在青少年中大力推广传统文化教育,把《弟子规》纳入校本课程。

    有“温度”的道德规范让孩子“沉下心”

    赵宏多年调研发现,孩子早恋、迷恋网络、对师长缺乏礼貌等是很多家长和老师面临的问题。学校“条条框框”的行为规范、思想品德课等在实际中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甚至引起反感。

    如何改变现状?教给孩子什么才能让他们感到幸福?怎样教才能更有实效?这些成了赵宏思考的课题。

    针对当前部分青少年存在的信仰缺失、情感淡漠等问题,团大连市委开办了“读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大连市中学生国学讲堂。

    在团大连市委的推动下,很多学校认识到,学“国学”,尤其是《弟子规》可以修正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

    “‘孝’为什么要这样写,古人这样写代表什么?‘孝’最早是象形字, 由(老,长发长者)和 (子,后代)组成。造字本义,儿孙搀扶老人,表示奉养和服从父母、长辈。老子在上,他要抚养照顾好自己的子女,让他们成长,有成就。子女要承担起孝敬父母的责任,让父母生活幸福快乐。”一位老师在《弟子规》课堂上这样讲解。

    推广《弟子规》的学校渐渐发现,这些有“温度”的道德规范可以让孩子“沉下心”来,对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性格养成都有很大帮助。

    为了有效影响青少年,团大连市委整合社会资源,印制《弟子规》学习读本25万册,面向全市学生免费发放。同时,针对当前部分家庭亲子沟通障碍、部分家长教育方法失当等问题,团大连市委还开办了“品国学经典,学家教智慧”大连市“教子有方”家长讲堂系列公益讲座。

    读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

    “读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大连市中学生国学讲堂自启动之日起至今,已开办50余场,深受老师同学们欢迎。

    大连市甘井子区华中小学校长潘秀凤告诉记者,她将《弟子规》纳入校本课程,每周一节传统文化课,讲解《弟子规》、看传统美德故事;每天诵读;进行各种礼仪训练;学生每周写一篇孝亲日记;每周小结,每月评选进步小榜样;每周一升旗,升旗仪式上学生讲自己的进步故事;举办学生践行学习班。

    大连北语附中把《弟子规》纳入了校本课程。学校主要从新入校的高一学生普遍展开这一活动,授课时间为一年,设计36课时。上半年是分散在各班上课,下半年集中上课,中间穿插一些经典文化道德教育的视频及典型事例,让老师也参与其中,最后以各班为单位进行比赛和交流。

    学生王林学习《弟子规》后,对如何尽孝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以后一定让父母开心,让父母自豪,就算当初我违背了父母的意愿让父母生气,最后成功了父母依然会喜悦,让父母觉得自己的子女很优秀,很欣慰。”

    华中小学五年级二班学生李至轩告诉记者,在父母没学习《弟子规》之前,每当她犯错或考试不好时,父母总是非常严厉批评她。有一次她考试考了67分,回家后,让妈妈签字,妈妈看到试卷后马上就火冒三丈。而现在,妈妈学习《弟子规》 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她考试不好的时候,妈妈不再严厉地批评她,而是耐心给她讲解错题,并微笑着教育她,她发现妈妈变了。

    从“孝”字入手传递正能量

    记者采访发现,在推广《弟子规》的学校中,师生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一股正力量在传递。

    教师尹永忠介绍说,由于工作比较忙,两年的春节都没回家看望父亲,但在教《弟子规》的课程中,几次他都有想哭的感觉。他2012年春节回家陪伴老人,并决定以后的春节也一定做到。同时,他也结合自己的体会和变化,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言传身教。

    大连长兴岛高级中学高二(10)班班主任薛达志接到多位家长电话,诉说自己孩子的可喜变化。“一位母亲来电话不停道谢,她说孩子再也不是一进家门就关门玩电脑,而是主动跟自己交流,当孩子对自己诉说自己的大学梦,告诉妈妈还有哪科需要努力时,这位母亲当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大连计算机学校是一所中专学校,学习《弟子规》之前,学生曾多有打架斗殴现象。推广学习两个月《弟子规》后,老师们发现,这里的学生不但不打架了,还变得文质彬彬,学生见到老师也主动问好了,这让老师都很惊讶。

    大连长兴岛实验学校所处的交流岛是座渔村,孩子的家长几乎都是渔民,家长疏于教育子女,甚至放任自流。学校不但向学生教授《弟子规》,也组织培训家长。

    据该校老师于海英介绍,自从学习《弟子规》后,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加强,纪律自控性增强,也懂得感恩,她所教授的学生,毕业后仍然逢年过节都结伴去看望她。

    赵宏认为,看似一件件小事,却解决了现实中的大事,因为“孝”,家庭变得和睦了;因为“理解”,同事之间变得和睦了;因为“尊重”,师生关系变得和谐了。因为《弟子规》的操守,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大家通过学习有了共同的行为准则,共同的接人待物的标准。这个准则通过简单的教学,就被大家接受和理解,这个准则从“孝”入手,打动我们每个人。

本报记者 王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12月18日 04 版

大连:读千古美文 做少年君子
崔勇:倾情圭亚那
团情微讯
不一样的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