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01月1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上海闵行:多管齐下为青少年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龚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15日   06 版)

    驻校社工:融化孩子心中的冰山

    闵行区启德学校是一所招收和教育有严重不良行为或不良行为未成年学生为主的初中寄宿制工读学校,2010年6月17日,闵行区社工正式进驻启德学校,针对特殊群体青少年开展驻校社会工作。

    小杰在学校老师的口中,曾经是一个每天对母亲暴力相向,甚至拔刀驱赶社区青少年社工的“恶魔”,学校甚至经常收到来自其母亲的求助。

    他出生在怎样的家庭中?是什么导致他的暴力倾向?凭着多年与青少年打交道的经验,上海市闵行区启德学校的驻校社工董惠华相信,孩子的桀骜不驯都只是表象,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才能改变。

    董老师利用假期对小杰进行了家访,了解到:孩子的母亲晚年得子50岁才生下了他,丈夫亡故后,母子就靠每月900元的低保生活。

    “玩起电脑来没有节制,提醒他几次还不罢手,嫌烦了就和我吵,甚至还打我。”小杰母亲对儿子在家中的“霸王”行径心有余悸,束手无策。对于社工的来访,母亲寄托了很大希望。

    董惠华注意到,在母亲“控诉”自己时,小杰一直在边上重复一句话,“小时候你可以打我,现在你还能打我么?”语气中充满了报复之后的畅快与得意。

    原来,母亲历来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每当儿子与人发生争执和矛盾时,总是不问青红皂白先喂一顿拳脚,且完全忽视了孩子的感受。

    “母亲欠孩子一个道歉”,董惠华认为,小杰在家的一系列行为是长久以来在母亲棍棒教育下催化出的负面情绪的爆发,而这些表面行为真正想要表达的是对平等与尊重的渴望。在社工的建议下,母亲对自己过去的一些错误行为向儿子正式道歉。小杰虽然沉默了,但可以看到他脸上的神情同时舒展开来,心中的冰山似乎正在开始融化……

    不久,小杰母亲兴奋地告诉董惠华:“儿子有变化了,最近在家很少发脾气,也比以前听话多了。”看到儿子的进步,母亲开始真正反思自己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得与失,甚至当邻居打骂孩子时,还现身说法,历数棍棒教育给自己和儿子带来的种种伤害。

    后来,小杰顺利通过了毕业考试并如愿考入了一所中专。进入新学校后,由于努力上进,被任命为英语课代表和副班长。

    阳光心行动:帮助青少年解决冲突

    “阳光心行动”是闵行区近年来不断探索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社会教育、帮助和预防其违法犯罪工作中逐渐完善而成的一套特殊的工作手法,针对具备一定学历水平而无稳定工作、对家庭归属感较薄弱、和父母沟通存在障碍的闲散青少年群体,采用探索教育(Project Adventure)为主轴,以冒险为本之治疗(Adventure-Based Therapy)为基础,采取游戏、体验、分享和实践的形式,通过历奇辅导的方式,在健康、安全、关爱的情境中,帮助青少年体验人与人的互动合作、冲突解决、学习并了解在生活中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

    2012年5月底,闵行区社工站的社工和“心教育”社区青少年发展中心的老师带队进行了一次“冒险治疗”,地点在徽杭古道。

    在一段石阶路上,大家要玩一个“盲人穿行”的节目,所有人戴上眼罩,没有了视觉,只能依靠领队的口令、手中的登山杖和脚下的感觉,一路试探着前进。当摘下眼罩,看着自己走过的那段路,许多孩子都惊呆了,这真的是我们走过的路吗,好惊险!

    一个孩子事后在博客里写到:“人都会有一些既定的安全感,当你缺乏安全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时候,请记得你是在成长。”

    随后,摘下了眼罩的他们,又开始了26公里的徒步,山道有时只有30公分宽,望着近在咫尺的峡谷,年轻人大呼“刺激”。但在新奇之外,他们也经历了许多。

    活动进行到第二、第三天,参加者们经过了刚开始的陌生和不适应,开始互相埋怨,甚至有骂人和打架的行为。

    总共28人的团队因为产生了分歧,有9人扬言退出。带队老师叫停活动,休息片刻后,开始让大家玩一个“撕纸”的游戏,第一个人发出简单的口令,结果每个人撕出来的纸形状都不一样。这个游戏说明,对同一件事,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关键在于沟通。

    参加过两次“冒险治疗”的小乔,曾因打架致人轻伤,被检察院纳入观护体系(对区内取保候审的青少年采取3-6个月的诉前考察帮教),他感慨,“如果早点来参加这个活动,绝不会去打架。”

    一路上,随队社工鲁静不禁思索,如果,每一个孩子都有这样的经历,都有这样被贴心地关怀,迷茫的时候有人指点,做对的时候有人鼓励,犯错的时候得到的是无条件的包容与爱但是又非常正确的引导,又有谁愿意做家长眼里的“坏小孩”呢?

    驻所社工与商企社工:多管齐下提前介入

    闵行青少年社会特别关护工作是把预防重点青少年群体犯罪工作提前介入到拘留所,以拘留所为主体,青少年事务工作站为主力,充分发挥闵行区司法社会促进会等社会力量参与,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形成法律(公安)、行政(政府)、社会(社工、社会公益)三维一体的专业工作方法,对监所22周岁以下具有违法行为的被行政、治安拘留的青少年(包括来沪青少年)开展社会特别关护的探索和实践工作。

    驻所社工根据拘留所提供的情况,配合管教民警对其开展法制教育,运用专业理论、方法和技巧进行心理沟通、疏导,同时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资源共同为关护对象提供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其对违法行为悔过自新、回归社会,避免再次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同样是基于“抓手前置”的工作理念,闵行区九星市场司法社会工作综合服务站于2010年建立。

    闵行区七宝镇的九星市场,入驻全国各地商户近7000多家,经商、务工人员两万多人。市场中九成以上是来沪青少年,其中大部分学历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遇到矛盾纠纷往往选择非法律途径解决,对市场秩序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村委会边的一栋小楼上就驻扎着闵行区九星市场专业社会工作综合服务站。社工蔡燕华总是十分忙碌,“通过走访排摸了解到九星市场800余名需要进一步开展工作的来沪青少年对象基本信息,通过电话、走访等形式了解他们的情况,进一步梳理、发现有不良行为倾向的青少年对象,共完成个案、小组、社区活动60余个。”

    调研中商企社工们发现,市场中大多数人希望留沪发展,但缺少学历和技能,社交圈子集中于同乡亲属,难以融入上海。为此,社工站确立了“社区融入”的工作主旨,为打工者、青少年提供培训、辅导等;为商户提供法律服务与宣传。

    一年来,商企社工们与九星警务站、九星村治保主任建立联动机制,及时与高危人群沟通;从个体入手,联系学校开办物业管理等培训班;从法律服务入手,组织法律培训21场次,接受咨询逾700件;从环境入手,开展禾苗计划、星灵之窗计划等活动,增进与本地居民互动,营造平等、接纳、和谐的环境……自建站以来,综合服务站累计开展讲座28场,4900人次参与;提供咨询1500人次;解决各类纠纷80件,挽回经济损失1000万元。

本报记者 龚瑜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01月15日 06 版

上海闵行:多管齐下为青少年保驾护航
上海模式:依托专职社工社区教育为主体
媒介时代 不让孩子成为受害者
别忽视了志愿者在社区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新探索激活老话题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