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在江苏代表团对国院机构改革方案进行审议时,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银监局局长于学军提醒,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应该大力破除“政府红头文件式腐败”,切忌陷入“合了又分,分了又合”的怪圈。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王峰副主任今天就《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回答记者提问时特别强调,相比过去的机构改革,此次改革更注重政府职能的转变。对大部制的改革以“稳步推进”为原则;而对职能改革的要求是“加快推进”。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说,如果说机构的合并是“物理”变化的话,那么老百姓更期待的是,职能转变带来的“化学”变化。
“有利一拥而上,有责一哄而散。”全国人大代表、福建莆田市委书记梁建勇说,职能转变就是要把以往长期热衷于审批转变为乐于监督,这有赖于政府官员进行一场权力观念的深刻变革。
于学军说,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这样的提法至少已经喊出了15年,有关政府部门不是不知道。但实际的情况是,这些年的多次机构改革是机构越改越多,审批的项目没有减少,反而更细化具体了。
在于学军看来,过去阻碍政府职能转变的是,很多部门自己设置了审批的内容,自己发个红头文件,就决定对什么事项进行审批。“民间把这种做法比作是‘红头文件式腐败’。自己设置行政审批的后果是审批的内容越来越多,而且职能相互交叉。”
于学军认为,过去的改革之所以没有走出合了又分,分了又合的怪圈,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他建议,在这轮改革中建立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于学军说,“今后所有的政府文件都应公开,接受老百姓的监督,防止红头文件的腐败。行政审批也不能政府部门自己说了算,应该交由公众进行听证。”
全国人大代表、泰州市市长徐郭平说,“职能的调整就是权力的调整。”他建议,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编制三定方案,杜绝抢权力、推责任的问题出现。对人民群众关注的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一定要作为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
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市长朱民建议,一定要有一个改革的时间表,对建设有限政府的过程进行监督,“不要最后雷声大,雨点小。”他还建议,在简化行政审批的时候,也要对各类评比进行清理。“过去有种说法是,有权力的部门搞审批,没权力的部门搞评比。各类评比也该瘦瘦身。”
本报北京3月11日电
本报记者 刘世昕 崔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