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3月2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逝者

那张冷板凳空了

本报记者 黄昉苨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3月27日   10 版)

    张晖(1977.11-2013.3)杰出青年学者,上海崇明人。

    在学者张晖埋首古籍、读书写作的间隙,他常常会望见窗外那座十三层的八角形砖塔。那是明代万历四年兴建的塔。昔时,砖塔檐角下挂着3000多枚风铃,微风拂过,清脆之声遍及四方人家。但当张晖从住所望去,风铃早已不见踪影。

    在新书《无声无光集》的序言中,36岁的张晖提到了这座“无声无光”的石塔,并感谢书中有声有光的人文世界,伴他度过无声无光的日日夜夜。

    这是他一生出版的最后一本书,他甚至没来得及将成书赠送给师友。2013年3月15日,因患脑出血和急性白血病,这位青年学者在北京逝世,留下了妻儿、年迈的双亲,未还清的房贷,还有不知其数的资料与文稿。

    张晖是中国社科院年轻的副研究员,但他已出版过《龙榆生先生年谱》、《中国“诗史”传统》、《清词的传承与开拓》等5本专著,还有着已经排列到2015年的工作计划。他曾在南京大学读了7年的文史,之后又在香港科技大学与台湾中研院做博士与博士后研究,因此在古典文学的研究中“少见地有着贯通西学的眼光”。而他又极为用功,在去世前半个月的某天,他数了数自己手头,竟同时进行着8项工作。

    “他的眼光比同龄人开阔。”张晖在社科院的同事王达敏这样形容他,“他的未来不可限量。”

    张晖长得颇为敦实,方脸浓眉,金属边的眼镜朴实地架在鼻梁上。年轻时他很瘦,有同学觉得看着像香港演员陈豪。平日里,他低调寡言,礼貌谦逊,被文学所里的年轻女同事形容为她们的理想结婚对象。

    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他是一个喜欢畅谈文史、理想与抱负的人。聊到兴起时,他神采飞扬,能滔滔不绝地说到凌晨四五点。

    张晖的高中好友维舟相信,在沉稳的外表下,他有着“犹如岩浆一般藏于内心的深情”。维舟还记得高考前,班上女同学说,选历史是因为考试容易,张晖听了,连连摇头,那时他已经极爱文史。

    不止一个人说,如果老天再给十年,张晖原本可以是我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最优秀的学者之一。

    在同学的记忆中,沉静的张晖也会流露孩童般的天然痴气。他爱喝可乐,爱吃美食,跟孩子玩得好。在中学里生病,他会在托同学带饭的单子上指名要杏仁和话梅;在香港读博时,满记甜品和西贡的海鲜大餐让他感叹“好吃得快要哭了”。 

    直到在医院见到了张晖的父母,蒋寅才第一次意识到,这位气质文雅的同事,来自一个地道的农村家庭。张晖成长于上海的崇明岛,在高考之前,父亲对他说:“你要是考中文系、历史系,那我们栽培你多年的钱也都扔进冷水缸里了”。但老人家最终还是被儿子说服了:在冷门上做出成就,比在热门上庸碌无为要好。

    后来,张晖曾对维舟提及,在香港最令他感动的一点是,在那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里,很多读文史类博士的人,都是“绝了别的念头才来读的”。

    说起来,自高一那年的春天起,文史就成了张晖的挚爱。在崇明岛的十八里乡下,语文老师将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误讲成金兵南下遇到史可法。但即便如此,张晖还是贪婪地阅读所有他能找到的文学典籍。他开始研读钱钟书的《谈艺录》、《管锥篇》,被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所打动,并寻找各种红学著作。此外,还与同学维舟一起搜罗各种诗词书,一字字复原平仄,试着填词作诗。为了读书,他们翻遍了县图书馆与学校的图书室。

    对图书的热爱与搜寻后来成为一种习惯,贯穿了张晖的学术生涯。将他引进社科院的蒋寅对这位后辈搜集资料的能力印象甚深,形容他“到哪儿都留意,哪里有图书”。另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许多学界的前辈都认识张晖,他与很多老辈文化人的后代都保持着联系。

    去世前,张晖还在写他计划中“南明三部曲”的第一部《帝国的流亡》。书中主要描述了在南明小朝廷中,面对天崩地裂的转变,大量的知识分子最后的坚守与挣扎——在风雨飘摇的局势下,文人如何坚持信仰、实践理想:有人自杀殉国,有人投降,也有人陷于绝望,遁入禅门,或是成为满清土地上的前朝遗民。他常常一写就连着几个通宵。

    直到去世,张晖也不知道自己患了什么病。3月14日早上,他起床后觉得“浑身疼”,到了下午突然昏迷,晚上6点多被送到医院后,他还是自己走进去的,不久之后就瘫软了下去,妻子呼唤他的名字,而张晖只是虚弱地说:“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好友维舟曾问张晖:“花这么大精力,如狮子搏兔,可有多少人会认可、珍视?”但张晖回答他:“冷板凳总要有人去坐。”

    “我有时觉得这是个末法时代,可是你要好好做,把东西留下来,要相信会有人看得见,即便只是非常幽暗的光。”他说。

    在张晖弥留之际,蒋寅甚至一度后悔起了将他引领进社科院,令他带着总也升不高的薪资与职称在北京城中辛苦地谋生。早在张晖在南大读书的时候,他就听说过这个年轻学子的姓名。“他属于特别少年有成的那种人,在本科时代就能出书,是极其罕见的,吴小如先生说过,博士生论文也未必能达到那样的水平”。

    曾几何时,博士毕业后的张晖来京求职,手中握着人民大学文学院的聘用书,而蒋寅力劝张晖到工资微薄的社科院文学所工作。那时蒋寅相信,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在这里做学问,对这位自小以学术为志向的学人而言,都是最好的选择。说到这里他声音突然一低:“只是我也没有想到,最后会是这样的结果。”

    有一次,语言学家张振兴也惊诧于文学所的清苦,老先生当时问张晖:“你也可以写小说补贴收入嘛,写小说谁不会?”

    结果张晖笑了起来,说:“我就是不会。”

分享到:
坚决行使我的权利
那张冷板凳空了
一小撮人说了真话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