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版:中国青年报金牌读者    上一版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

2013年04月27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报是第二教材”

本报记者 庄庆鸿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4月27日   04 版)

    1978年国庆节后没几天,刚读大一的李镇西第一次看到了复刊后的中国青年报。“当时,我想不到我的命运将和这份报纸紧紧联系起来”。

    初当中学老师的他,把班级取名为“未来班”,把中国青年报作为语文课外教材。当时,靳大鹰的报告文学《志愿军战俘纪事》和《谁来保卫2000年的中国》在中国青年报上连载,他每天中午都给学生朗读。多年以后,历届学生来看望他,都会不约而同地说:“那时候每天我们都盼着李老师来读报,那是我们最神往的时刻!”

    有一天,“求实篇”栏目发表了邵燕祥的杂文 《立什么样的志》,否定了“不想当元帅的兵就不是好兵”,认为这话是教人向往位高权重。李镇西马上把文章印发给同学们,展开辩论。“毫不夸张,中国青年报为我的语文课注入了思想的活力和张力”。

    无独有偶。另一位金牌读者、山东省莒县高考辅导培训中心教师邴绍明,也是不仅读报,还用活了中国青年报。

    每天语文课上,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选好的中青报文章投到教室屏幕上,和学生一起阅读。他们班的读报演讲、报告会、“我读中青报”作文比赛都在全校出了名。

    他依托中国青年报定期编印的《青春阅读》,“学生喜欢,很多老师也纷纷拿去阅读”。现在,这本小册子成了学校的校本教材。

    1984年7月,“未来班”毕业时,李镇西给“精神上的师长”中国青年报寄了一封信。随后的7月26日,本报以《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会》为题刊登了两篇“未来班”的文章。

    “中国青年报影响了我。这么多年来,我收藏的中国青年报正是我的教育精神之路。”李镇西说。

    2001年5月,李镇西第一次来到中国青年报社,第一次见到了自己文章的编辑王胜春。

    “我在中国青年报发了10多篇文章,可从未与编辑有过文字之外的交往。可见,中国青年报的确是以稿论稿,不是以人论稿。我的投稿经历里透射着中国青年报的正气。”李镇西说。

    现在的李镇西,已经成为著名教育专家,出版著作10多部,多次获得国家级图书大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份报纸,和她的读者一起实践、成长。

    身为山东省聊城监狱教育改造科科长,付勇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群体。“罪犯中约60%都是青年。”他把中国青年报中的道德模范、困境中自强的青年故事,编成了教材,“我用这些真实的经历告诉他们,逆境中、困难中也有出路。”

    而几百公里外的辽宁朝阳,老支书魏文祥也把中国青年报“用活了”。

    他选《思想者》版的文章做大型橱窗;用一版重要文章每周组织干部学习“充电”。

    “我要是不出,就有村民来问我:魏书记,你咋不出了?太有用了!”肤色黝黑的魏文祥乐呵呵地说。 

分享到:
我们是读着《中国青年报》长大的
绵延三十年 剪不断的情缘
王旭明:中青报让我着迷
一份报纸改写三段人生
“中国青年报是第二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