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培育成功了一个创业项目,结果学生一毕业,原有的团队就‘群龙无首’了,最终导致项目夭折。”“我们的创业项目起步后遇到了很多难题,如果学校能够及时提供创业政策、公司财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协同跟进式的服务,项目也许就能存活。”这些创业难题,是时下诸多高校创业指导老师和创业学生普遍遇到的。
针对这些难题,常州大学投入100多万元建立了“常青藤”大学生创业社区,构建形成了以“创业社团+创业项目+创业学生”的大学生创业传承机制和以大学生“校园创业诊所”为依托的大学生“协同创业”跟进培育机制,让大学生创业项目能够“办起来”、“活下来”和“传下去”。
D8设计工作室是近年来在常州市广告设计与平面制作行业崭露头角的一匹黑马,承担了常州市经贸洽谈会等多个大型活动的设计业务,由工作室成员肖欣悦设计的作品还获得了2012年国际工业设计最高奖“红点”奖。
该工作室在成立之初就创新了制度设计,采用了“创业社团+创业项目+创业学生”模式。学校成立了“常州大学D8设计工作室”大学生创业社团,再在社团内部通过竞聘选择核心业务骨干注册成立常州D8设计工作室,面向校内外承接具体业务,工作室中一旦有成员因毕业等原因退出,再从创业社团中招募核心骨干进行补充。
“尽管工作室的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我们的创业项目实体却能始终做到‘把根留住’。”D8设计工作室现任负责人工设101班王桢轶说。
除了D8设计工作室以外,磁石和创之初等多个创业社团也采用了这一模式。
近年来,政府、高校和社会围绕大学生创业推行了诸多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但在实际运行中却因为各方独自为创业学生“代言”、政策措施“互不兼容”而难以形成扶持创业的合力。为此,常州大学积极探索“协同创业”理念。
“创业诊所”为大学生提供来自同行和多学科、多行业专家的综合交流平台,已经成为常州大学大学生创业指导的一项特色服务。
在向“创业诊所”预约了“同行问诊”后,与同学合伙创办D8设计工作室的肖欣悦约了创业“家庭医生”——江苏朗雅公关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彬。
看了肖欣悦的可行性报告,“陈医生”帮他明确了公司定位和市场规模,制定了专业营销方案、确定合理投资规模,并指导他寻找财务和营销专业的同学共同创业,尽快实现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平衡,并结合现有资金理性选择融资方案等一对一的有效“处方”。
经过“家庭医生”的望闻问切,肖欣悦目前已完成了公司发展计划的制定,准备正式进驻常州创意产业园,开展设计业务。
据了解,“创业诊所”采取“三位一体”模式,即开设一个长期接受大学生创业预约诊断的“同行门诊”,搭建一个主要由本校校友组成的成功创业者与在校生朋辈交流的平台,建设一支具有多学科背景和创业成功经验的专家团队,以跟进式创业指导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把脉问诊”。
常州大学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形成校政企联动的“协同创业”跟进培育机制。设立每年30万元的创新创业基金,5年中共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66项,资助金额100余万元。
“推行‘协同创业’机制后,学生的创业困难可以随时得到各方的响应和服务。”常州大学团委书记牟静说。
目前 ,常州大学共有50多个学生创业项目,其中的江苏科瑞特科技有限公司曾获得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铜奖。有多个学生创业项目已经转化、发展成学生自主创业企业,还有两家公司分别签约入驻常州创意产业基地和常州科教城创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