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专家认为,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放缓、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的背景下,更应该关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而这或许也是密集审计地方债的缘由。
我国第一次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大规模审计是在2011年,当时,审计署派出4.13万名审计人员,历时3个月,对全国所有省市县三级的187.36万笔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逐笔、逐项审计,得出了省市县三级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总额为10.7万亿元的结论,并评价说,“地方政府性债务负担未超出偿还能力”。
今年年初对18个省市进行的政府性债务审计被审计署称为是一次跟踪摸底,看看地方债务有什么变化。在审计公告中,有这样的信息,部分地区债务规模增长较快、风险凸显。特别是,有9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已超过100%,最高达189%,债务偿还过度依赖土地收入,高速公路、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债务规模增长快、偿债压力大、借新还旧率高。
不管是2011年的全国省市县三级的全口径审计,还是今年年初结束的部分省市的抽查,审计署确定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范围包括,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以及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3种类型。
据审计署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最早的地方性债务可追溯到1979年,当年有8个县区举借了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此后,各地开始陆续举债,截至1996年年底,全国所有省级政府、90.05%的市级政府和86.54%的县级政府都举借了债务。
根据审计署2011年对地方数百万笔政府性债务的分析,地方举债的用途主要有三大块:为应对危机和抗击自然灾害提供资金支持,为推动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支撑,用于交通运输、市政等基础设施和能源建设。
其中,截至2010年年底,各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建设的债务占总债务规模的61.86%。事实上,一些超常规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拖累地方经济。
在今年年初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抽查中,审计调查组发现:部分地区高速公路债务规模增长较快,偿债压力较大,部分取消收费地区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债务偿还面临较大压力。事实上,抽查的地区,各类债务投资中,用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投资是增速最快的,与2010年相比,增长比率为30.29%。
经济后发的云南就正感受着来自公路债务的压力。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云南团的多位市长代表就联名呼吁国家解决当地因修路签下的债务。
以云南昭通为例,这个地处边远的山区截至2011年年底,共建成12条政府收费还贷二级公路,可意外的是,国家从2009年起逐步要求各地取消二级公路收费,昭通的时间点是2012年1月1日。
过去靠收费还贷的公路一下失去了还债来源。
今年两会期间,昭通市市长张纪华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经过财政部驻云南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核定,昭通12条二级公路的债务总额为134亿多元。2012年市里需要还本付息12亿多元,2013年要还本付息11亿多元,2014年要还本付息10亿多元。
而昭通地处乌蒙山特困地区,是国家确定的乌蒙山扶贫片区和荒漠化地区扶贫的核心区域,所辖的11个县区中有10个是国家级贫困县。要靠财政还债就是天方夜谭。2012年,地方财政多方筹措才筹集到3亿元,与需要偿还的12亿元相差甚远。
“地方财政不能只给二级公路还债吧。”债务的问题颇让张纪华头疼。而在云南,为公路债务头疼的不止昭通的市长。红河、迪庆等地州都面临相同的问题。
更大的风险是,一些地方只得借新债还借债。审计署抽查发现,2012年,有6个省本级和1个市本级通过举借新债偿还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债务170.69亿元,借新还旧率为66.92%。有专家分析说,新一轮大规模审计政府性债务就是为了进一步细化哪些账务增长过快,特别是偿债的风险有哪些。
本报北京7月3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