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黄茜 龚念 记者周凯) 在上海刚刚举行的第十二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药理学家联盟会议上,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博士张敬杨的论文首次深度解释了钩吻镇痛作用及其分子作用机制。这篇论文已经在国际疼痛领域权威杂志《疼痛》上发表。
癌症疼痛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约30~5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而晚期癌症患者中,经历癌痛的比例高达60~90%。如今,全球每年新增加癌症患者约900万人,在我国,癌症患者人数也逐年高速增长。因此,癌症疼痛的控制与治疗是医护人员和医药研究工作者所面临的具有挑战的重要课题。
“‘钩吻’可以有效减轻癌症等病患所带来的疼痛”,张敬杨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钩吻”,又有“断肠草”“大茶药”等别称,是一种具有极高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马钱科钩吻属藤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浙江、福建、湖南等地,在美国也有较多分布。
这一研究成果是在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王永祥教授指导下完成。王永祥教授研究室近年来深入研究钩吻、独一味和附子等中药的镇痛作用,取得诸多开创性成果。
张敬杨介绍,癌症疼痛治疗药物的选择目前一般依据由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三阶梯方案,对于中度至重度癌痛,首选药物是大家熟知的吗啡。但长期给予吗啡可产生耐受性而导致用药剂量大大增加,甚至可产生痛觉过敏以及成瘾,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发现和开发有效且不产生耐受的镇痛药物对减轻癌症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钩吻”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生物碱类,钩吻素甲是其中重要成分。早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就有将钩吻提取物,主要含有钩吻素甲和钩吻素子,用于治疗癌症疼痛有效的临床报道,但缺乏系统的研究。张敬杨采用大鼠骨癌疼痛模型,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深入研究了钩吻素甲对癌症疼痛的镇痛作用及作用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钩吻素甲对骨癌疼痛具有强效的镇痛作用,且与吗啡不同,长期给予钩吻素甲不产生耐受。这一结果有力支持了钩吻素甲在临床上治疗癌症疼痛的有效性,为开发钩吻治疗疼痛提供了临床前研究基础。张敬杨还采用放射配体竞争技术和基因沉默技术等现代生物学研究手段,进一步证明钩吻素甲的镇痛作用是通过激动脊髓神经细胞上α3甘氨酸受体产生的。α3甘氨酸受体是中枢神经系统下行抑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认识的治疗疼痛的一个重要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