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的甘肃武威小伙儿刘军今年考取了兰州交通大学,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他先拿到了寄有中国移动电话卡的EMS邮件,现场交了50元钱,打电话注册开通了兰州的手机新号码后,才领到了录取通知书。不只兰州交大如此,当地的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政法学院等高校新生均遭遇了这样的“强买强卖”。(《中国青年报》9月9日)
运营商的做法也太过分了。本来,新生办什么卡、选择哪家运营商的服务,完全是属于自己的权利,企业可以通过完善服务、降低价格等正当竞争方式来争取,岂能以取通知书相要挟?尤其让人愤怒的是,这样的强买强卖已持续多年,很多学校、投递商等已习以为常,若非有人较真,很可能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大学新生之所以成为各方竞相争夺的对象,主要是因为这一群体虽数目庞大但权利意识相对淡薄,处于主张权利的边缘地带:要么遭遇侵权却很难坚定主张自己的权益,要么被侵权却根本不知情。此前,媒体曾报道北京某大学新生被一家银行集体办理了银行卡的事情。这些事件均是因为学生的信息被打包卖给了企业,而企业则完全无视学生的合法权益,强行为其办卡。除了办卡之外,其他诸如被褥等生活用品、学习用具的兜售,均存在类似的强迫情形。这几乎已经成了时下许多大学入学之初的常态。
学校作为新生信息的掌管者甚至是新生权益的代言人,往往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比如,尽管兰州交大在官网发布声明,表示学校“未与中国移动公司就校园信息卡有合作事项,学校也未曾邮寄校园信息卡”,但是,对这一多年相沿成习的痼疾,学校却并未预先防范并约束,对泄露甚至买卖学生信息的行为也未加重视。
新生不是商业案板任人宰割的鱼肉。一时的欺骗、蒙蔽甚至要挟,或许可以暂时获利,却在长久的竞争中不免饱受诟病。无论企业,还是学校,都不该搞这样的合谋,因为其损害的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信任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