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公司创始人戈登·摩尔认为: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的运算速度,约每隔18个月增长一倍。近40年过去了,计算机的发展,一直在印证着这个被称之为“摩尔定律”的断言。计算机何以飞速发展?那是因为人类社会知识量以非常迅猛的指数级增长,刺激了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计算机功能的强大,为知识的巨量生产带来了空前的便利,在计算机性能的提升与知识的巨量增长相互作用下,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爆炸的新时代。
据科学家研究,1993年到2003年的10年间,人类的知识量翻了一番;2004年到2010年的7年内,人类知识有了“爆炸性”突破;预计从2011年到2020年的10年间,人类的知识量将比现在增加3~4倍。2012年全球信息总量突破2.7ZB,这超过了人类过去五千年信息的总和。这一切表明,人类已经淹没在自身创造的知识“海洋”之中。
在浩瀚的知识面前,社会的复杂程度加剧了,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知识才能适应生存。但人的认知时间是恒定的,知识量的巨增与人的认知时间和能力之间的落差不断增大,要求人们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越来越快的节奏、越来越大的信息量、越来越强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的技术化程度,必须改变认知方式。
当我们提出“2468×3579=?”这个问题时,仅用心算,即使是数学高手寻找答案也要思考一番;如果给一张纸、一支笔,这个问题一般人可以轻而易举解决;如果给台计算机,简直就唾手可得了。这种认知能力的变化告诉我们,纸笔、计算机等技术,在人的认知活动中不可或缺。
现在,网络视频正改变着教育的方式。离开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可汗学院无法存在。在“可汗”的体系中,技术不是用来辅助教学,而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离开了计算机技术、视频技术、反馈测评技术和网络媒介技术,就无法实现学习。在这种教育信息生态中,人的认知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的认知活动,不仅发生在大脑对外部信息的加工过程中,同时发生在外部智能设备对信息加工的过程中,还发生在人脑与外脑(即外部智能设备)的协同交互和转移过程之中。人机结合的分布式认知方式,成为现代人基本的认知方式。
塞缪尔·约翰逊认为:“知识有两种,我们亲身知晓某个主题,我们知道从何处找到相关信息。”这种关联主义的思想已成为新教育学的理论基石之一。手机中的一千个电话号码,能记住几个不重要,只要学会存储和检索,一万个、十万个电话号码都不是问题。世界已进入“知道在哪里比知道是什么、知道谁比知道怎样更重要”的新认知时代。
此时,技术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素养。现在学校里的教育对象,大多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一出生就浸润在数字化的环境里。上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往往被称之为数字时代的“移民”,是在纸笔环境下学习成长的人。如果这些“移民”不放下身段,学习用数字化的方式交流,我们将无法完成教育者的使命。
人们担心技术带来网瘾、色情、暴力、近视和辐射,但这只是技术使用不当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技术已融入人类的社会生活,如果采取排斥态度,将被这个时代所抛弃。面对网络可能带来的消极因素,我们应开发更多积极、有效的学习资源,占领学生上网的空间,提高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表达自己对世界认识的成就感,当学生的媒介素养得以提升时,技术使用不当的负面影响就会得到消减。
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对教育与技术关系的探索,都是对人与知识关系的探索,其本质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索。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给予式的、命令式的、控制与被控制式的关系,在技术进步的今天,展现出开放、赋权、参与、合作以及自由之类的涵义。这是一种人际关系的“权力转移”,这种权力的转移,并非来自政党、国家或掌握权力的特定人物,而是来自知识获取和控制关系的转变。这种变化,顺应了人对自由、平等、公正的追求。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教育是人类智慧的投放。技术与教育的新型关系,不是将传统的课堂搬上网络,而是技术解放了人类原有的天性, 使人类的智慧之花得以更加绚烂地绽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