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本届挑战杯竞赛进入最后阶段。在苏州工业园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路演整整进行了一天。来自企业界、投资界的各路精英以“专家评审”的身份坐在台下,与初次尝试创业的大学生们进行难得的面对面沟通。
这场路演,是主办方的一次特意安排,目的是为大学生们手头的“核心技术”找到进一步投入的资金和智力支持。对投资界大佬们的邀请也煞费周折,一来不少投资人并不喜欢在大学生初创项目上“花钱”,二来投资人向来繁忙。
然而,这场来之不易的路演,却并未得到挑战杯参赛选手们的过多关注,很大一部分学生甚至不知道“路演”为何物。
“只会给钱”的投资方学生“不感冒”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生李一鸣的公司专为有需要的客户提供能源解决方案,尽管并不知道什么是“路演”,他的公司还是受到了众多投资人的关注。
他的绿日新能源公司最近的一单生意,是负责为内蒙古鄂尔多斯农牧区的牧民提供供电解决方案。通过光伏发电采暖,那里的农牧民每家每户将节省一年6000多元的炭煤消耗,并获得稳定的生产用电压。
因为不懂啥是路演,李一鸣原本并不打算去路演现场观摩;但当听说有很多投资人在现场后,他决定去看一看有没有合适的投资方。
公司开办以来,已经得到了10余家投资方的关注。但“正在磨合”的多,确定合作的一个也没有。
“一要看投资方关注的投资领域是不是我这个方向,对这个行业有没有前瞻眼光,二要看他是否有市场方面、供货商方面的资源。”李一鸣不喜欢和“急功近利型”、“决策型”的投资人谈合作。
前者不懂行业状况,一上来就谈第一年、第二年的盈利打算,刚给完钱就要求挣钱,有些“傻有钱”的感觉;后者则要求获得公司的“决策经营权”,要求公司的每一项决策都事先上报。
李一鸣介绍,自己的企业并不缺钱,缺的是一个懂行的、有前瞻眼光、有业内资源的人,“只会给钱的人,我对他们不感冒。”
苏大天宫投资公司总经理袁方格外理解李一鸣的想法。尽管现在的他,是一名投资人,但若干年前,他也是一名积极备战挑战杯、期待以自己的“核心技术”吸引投资人关注的创业大学生,“我们大学生创业,最缺的其实不是‘钱’,而是对市场的分析研判能力、销售能力,如果投资方能在这方面给指导,那是最好不过的。”
袁方创业时,一个项目曾跟着市场“改动”了多次。原本信心满满地要做好一个“我爱苏大”BBS论坛,结果却发现反响一般;后来改做“高校BBS联盟”,结果又发现不行,同学们都改用手机微信了;现在参考移动公司“家校通”产品,开发了一款名为Pocket University的手机软件,终于获得江苏省140万名学生的青睐。
“要是早一些有懂行的投资人指导,早一些同移动公司、团江苏省委建立起联系,也不至于走那么多弯路。”袁方现在自己做投资人,他的一个特点是,公司以投资大学生初创企业、青年领军人才企业为主,并组建了一支由成熟创业者、行业领军人士组成的“导师团”,为初创企业提供顾问指导服务。
死亡率超高的“大学生初创项目”为何会引起关注
在投资界,袁方的投资方向有些“偏”。他所专注的大学生初创项目,在通常情况下,并不被投资公司所青睐。
他举了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美国政府曾向某高校师生共同研发的柔性太阳能电池项目投资8000万美元,不到两年,公司宣布倒闭、项目破产。
“大学生初创项目死亡率超高。”袁方告诉记者,苏大天宫至今没有因投资赚到什么大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投资大学生初创项目风险极大,除了项目“意外死亡”外,初创项目的投资周期过长、回报速度过慢也是原因之一。
尽管如此,苏大天宫还是在不久前得到波司登控股集团5000万元的注资。这样的情况令人不禁疑惑,向来少人问津、死亡率超高的“大学生初创项目”为何会引起投资界人士的关注?
“通过挑战杯,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筛选最优秀的大学生项目,何乐不为?”波司登控股集团首席顾问王嶒这次也来到路演现场,在这里,他体会到一种“被推着往前走”的感觉,“校园里的创新氛围、学生们的创业激情产生了一股强大的推动力。”
王嶒说,如果把一家公司从成立到IPO上市分为5个阶段的话,与大多数投资人期待在最后一个阶段获取企业上市后的巨额利润不同,他更愿意在第一和第二个阶段“出钱出力”。
“美国有个硅谷银行,虽然很小,但在创业者中最具声望。美国50%以上的科技创新型上市公司都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接受过它的投资。”王嶒推崇硅谷银行的投资理念,他一度认为,中国经济的爆发式增长必须要依靠大学生初创企业所独有的爆发式激情,“一个从一线员工一步一步熬到总经理位置的人,不会具有这种爆发力。”
浙江赛伯乐基金就抓住过这种“爆发力”。这家基金公司曾在10年前扶持以激光检测技术为核心的聚光科技,这家由学生初创的企业,在10年后,给了赛伯乐260倍的回报。
“当时投了60万美元,其中有10万美元还是借来的。”赛伯乐合伙人徐震波亲身参与了这次投资,他告诉记者一个挑选投资项目的“窍门”,除传统的关于产业化、行业地位外,他还会着重考察创业者的自身素质。
“要有抱负,有一个在销售、管理、技术领域都很强的创业团队。”徐震波说,校园里的科技精英们或许有“天下唯一”的高技术,但在与人沟通的能力上大多有所欠缺,“创业者的个人综合能力对一个项目的成败至关重要。”
技术难道真的比“天”大?
对“技术”的无条件膜拜成为投资界人士眼中“大学生初创团队”的最大特点。有时,这种膜拜会成为创新型项目进一步发展、投产、盈利的阻碍。
袁方在大学就读期间就极度膜拜技术,“自以为有技术就天下第一了。”但在后来的创业实践中,无数次应市场需求而做出改变、妥协之后,他发现,技术从根本上其实是在为市场服务。
最近两年,他先后对10余家大学生初创项目进行投资,均未获得收益回报。大学生们最大的弱点在于,不善于找到产业化的手段。
“大多都过了‘中试’(术语,指产品正式投产前的小规模试验),产品已经有了,但不容易产业化。”袁方说,从“中试”跨入大规模量产的这一过程最为困难,进入量产之后,会有大笔的投资涌入,但在量产之前,极少有投资人会过问这类项目,“这种时候,你会发现无论技术再怎么强,没有量产、没有市场规模,一切都是浮云。”
对此,恒正科技董事长董明也有同感。在自主创业以前,他曾在法国、美国读博,在美国企业任过高管,也给大学生们讲过课,现在是一名讲座教授。
他建议,高校多聘请有创业经验的人给学生做“企业教授”,以缓解高新技术“高高在上”的问题,“企业经营中的基本规则、市场规律等,这些东西专业课老师不会讲,但只要是企业家都会讲。”
如果没有“企业教授”指导,董明则建议大学生们以“创新”为主,而不要轻易“创业”,以免多走弯路,积极性受打击,断送了一个原本不错的好项目,“不创业还好,这个创新项目还能继续做;一创业,成功了不要紧,一旦失败,这个项目也就就此打住了。”
此外,董明认为我国高校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过于偏重纯粹理科,而在工程学科领域却有所欠缺,“这也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一种缺失,懂理论,但应用不上,有什么用?”
本报记者 王烨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