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曾经在中国绿茵场咤叱多年的面孔,因为缠着头巾、穿着坎肩、打着腰鼓,赫然出现在多家媒体的体育版上。那张面孔属于申思,曾经的金左脚,如今的阶下囚。之所以是那身装扮,是因为他参加了服刑人员运动会的开幕式表演。
仅从照片来看,申思面带微笑,表情淡定。而就在这张照片被疯转没多久,又一些熟悉的名字的出现,将很多人的思绪拉回到那个轰轰烈烈的“扫黑年代”。
和申思一样,高墙内的他们都“淡定”了不少。据说谢亚龙变得很健谈,而且按摩手艺得到狱友的一致好评;南勇白天在监室静坐悔过,晚上有机会则跟狱友打牌娱乐;杨一民在狱中苦读书籍,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去教书;而曾经的女足专家张建强,则在好友牵线下,为中国女足写发展规划。
这个世界,最可怕的就是习惯,最容易让人安心的也是习惯。高墙内的他们,正在为自己曾经犯下的罪孽接受法律的惩罚。但他们都不是什么十恶不赦之人,有的在足球领域内经验丰富,有的对足球发展规划颇有研究。果然在高墙内放下并安心之后,未尝不能用另一种方式为中国足球贡献绵薄之力。
相比之下,反倒是高墙外的“安心”让人难以淡定。
刚刚在雅加达被印尼队踢平的国脚们,次日在机场就地解散时,丝毫不见郁闷或者羞愧,仿佛那个让人意想不到的“1∶1”与自己无关,仿佛代表国家队踢球完全不必走心。
中国足球队官方微博还是老一套的道歉说辞,国脚们早已放下“昨天”的耻辱,安心投入到“明天”的联赛中。扫黑风暴之后,大批财大气粗的房地产公司介入联赛,让中国的一线职业足球运动员又在巨额年薪面前,找到了昔日“职业”的感觉——在凡事用金钱来衡量的前提下,身上的国字号战袍或许早没了让人热血沸腾的象征意义。
同样“安心”的还有中国足协。一度盛行的假赌黑丑,虽然在扫黑风暴席卷过后大有被清扫的迹象,但没有制度的约束,没有良好的监管,恶习抬头不过是迟早的事情。如今,联赛临近收官,足协对付默契球的办法,依然是老一套的选派外籍裁判,这不能不让人心生忧虑。至于追打裁判、俱乐部内讧之类的丑闻,又开始渐次出现在公众视野。
而唯一不安心的,或许只有球迷和媒体。看着高墙内的“他们”唏嘘不已,看着绿茵场上的“他们”一声叹息。扫黑风暴扫进去一批贪官污吏,却扫不清中国足球前进路上的障碍和污秽。
中国足球依然像一辆行驶在下坡路上的失控汽车,内部没有有力的刹车,外部亦缺乏强有力的阻拦,只能等到彻底触底,才能见到反弹的希望。
一张照片,一组“据说”,来自高墙内的消息或许拨动了一些人的心弦,但终归改变不了中国足球安于现状的本质。
不过一年多的时间,那场曾带给人无数期待的扫黑风暴,就这样以独立案件的姿态,定格在中国足球的“安心”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