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3年11月04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化解产能过剩还看新型城镇化契机

本报记者 陈璐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1月04日   10 版)

    “河北生产的钢铁可以超过德国的总量!”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工商协会论坛上,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谈到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时说。在人们为经济持续增长而欣喜时,中国工业的各个行业正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如何化解企业产能过剩问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针对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10月15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中,将改革重点锁定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严重产能过剩行业,并提出“充分认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五大行业产能过剩情况严峻

    在该《意见》出台的背景下,产能过剩究竟到了什么程度?从行业角度看,受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国内需求增速趋缓,我国部分产业供过于求矛盾日益凸显。

    根据调研,2012年底,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

    从企业的角度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对近4000家企业所在行业产能过剩情况的调查得出,企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称,对四千多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71%的企业认为目前产能过剩“非常严重”或“比较严重”,产能过剩呈现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等特点,由于地方保护和缺乏有效退出机制,过剩产能调整进展缓慢。

    “在调查中,很多企业认为要消化过剩产能至少需要3年以上时间。”李伟说。

    宋志平所在的公司也在生产水泥,今年的效益不错。但这不是新建水泥厂所得,他介绍原因一方面在于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整合,公司按照区划重组,产量从七八年前的几百万吨水泥变为如今的4亿吨,重组以后就能稳定价格,增加市场的话语权,从而提高效益;另一方面向国外领先企业学习,把原本只用一种水泥的中国市场细分,品种增加,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倡导使用高标号水泥,不但可以减少现在水泥的供应量,还可以提高建筑寿命和产品质量。

    上述《意见》印发后,宋志平分析,“这实际上是把前面以及今后再做的增量封住了,不要盲目再进行大规模的产能过剩行业投资了”,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引导企业技术转型和创新发展,“这对于产业界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面对当前产能过剩状况,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担忧的是:“现在我们投入5元钱才产出1元钱,这样的投入产出率,经济效益太低了。”

    新型城镇化是契机

    “要抓住新型城镇化这样的一个机遇”,这是宋志平眼中的化解产能过剩之道。

    在宋志平看来,城镇化离不开建城市,离不开造房子,关键是造什么怎么造,用什么造,“让我们的广大农民摆脱掉这些落后的住宅和生存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真正得益于改革。”

    可是建房子并不意味着要按照原来的方式,建更多的砖厂、水泥厂,浪费大量的农田。宋志平谈到,中国建材现在已经有能力建造节能的、绿色的、新型的房屋,农民也完全可以住得起。“在整个城镇化过程当中,我们产业有很多的机会,但是不能让过去传统的耗能东西再来一次死灰复燃”。

    李毅中也有着同样的看法,新型城镇化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正在形成新的市场需求和后发优势。这其中带来的市场需求或许会成为工业发展的新机遇。

    根据《意见》精神,未来的经济增长必须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前提,必须以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为支撑,必须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

    “化解产能过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配套政策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过剩产能,创新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长效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认为,在化解产能过剩的这个过程中要发挥市场的作用。

    除去在国内为过剩的产能找“婆家”,宋志平建议还应该把过剩的产能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转移,“以前我们中国是世界的工厂,下一步我们要让世界是中国的工厂”。

本报记者 陈璐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3年11月04日 10 版

一些地方仍在盲目上项目铺摊子
流量免费时代到来?
2013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在沪发布
化解产能过剩还看新型城镇化契机
刘庆峰的智能语音梦:让人机沟通无障碍
一周观察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