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学校被誉为“国家重点课题实验基地学校”、“全国和谐校园之星”、“全国改革开放30年基础教育发展成就学校”,因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中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而享誉全国。
“大西南门户”花垣县,位于湘黔渝接壤的湖南西部边陲,千里苗寨点缀在万壑林莽之间,苗族人民世世代代在此辛勤耕耘。2013年金秋时节,我们走过长满青苔的茶马古道,走过“亚洲第一索拉桥”矮寨大桥,迤逦来到湖南省最年轻的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边城高级中学。
边城高级中学于2005年建成,占地3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设备设施先进。现有69个教学班,在校生4000余人,教职工267人。就是这所充满神奇的学校,从2007年开始,用短短六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之路。我们此行就是要探寻边城高级中学依托教育教学改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发展足迹——
从浅水到深蓝——走向成功的课改秘诀
花垣县是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县,拥有人口27万,是一个以矿业、农业为经济支柱的西部小县。为办好民族地区教育,花垣县委、县政府根据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经过多方努力筹资1.8亿元,于2005年创办了边城高级中学,使其成为了一所“环境一流、设施一流、师资一流”的现代化学校。
为确保学校上质量上水平,鼎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该校在建校之初,面对学生差距较大、生源面临窘境的现状,按照县委、县政府五年内创办省级示范校的总体要求,学校领导班子以“管理一流、质量一流”为目标,从2007年开始,就把新课程改革作为学校发展的突破口,全面拉开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帷幕。
——革故鼎新,零点突破。边城高级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是从分组合作学习开始。据学校教师们讲,为打造民族地区的教育品牌,向祎校长与领导班子一道,带领全体教职员工打出的第一张改革牌是:走教改创新发展之路,塑造边城高中的特色品牌。他向全体教师做出的庄严承诺是:“没有参与改革的老师,教学失败了要追究教师的责任;只要参与改革的老师,即使教学失败了责任完全由校长承担。”当年,边城高级中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踏上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征程……
在该校,我们见到了这位理念深刻、干事果敢、锐意进取的校长。据向校长讲,改革之初,有的教师也有思想情绪,学校对教学改革就像吃螃蟹,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为了创出教学改革的新路子,有的教师率先进行了分组协作学习,有的还大胆地搬掉了自己的讲台,把每班分成9个学习小组,学生在小组中对面而坐、互动学习。这种方式彻底打破了原来教室面向教师而坐的传统。课堂上,教师讲的少了,小组之间讨论、相互学习的时间多了;学生厌学的少了,小组与小组间的竞赛多了……老师们还在改革中总结出了“预习课模式”;班主任总结出了“学习小组管理”的整套办法;课堂教学改革就这样逐步走向了深入……
——锐意进取,推陈出新。边城高中在取得初步课堂教学改革成效的同时,还把“学习方式内化为学生的好习惯”作为主攻方向,专门研究出“471”学习策略与学生成长记录,从而构建了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即有效学习的“4个必要环节”与“7种良好学习习惯”和“1本”《我的成长记录》。在精细化的学习过程中,学校还突出了学生学习能力的三个层面全力推进教学改革。即学生解决全部由教师指导完成任务层面;学生通过学习自主解决完成任务层面;学生自主解决完成任务层面。最终,达到师生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实现能学、会学、学会的三大目标。
初战告捷,群情振奋,全校师生尝到了教学改革的甜头,继续向深水区挺进。为把教改推向高潮,学校又创造性地总结出了“八环节”教学策略及“三清”学教习惯。“八环节”即:准备、探究、自测、讨议、展示、评讲、测验、温拓。它旨在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给学生一个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明白和学会用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三清”即:学与教中的课前清、课堂清与课后清。它充分体现了师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全面成长的主体意识,也充分地体现了学校倡导的“为学而教”的教学理念和育人方略。
据学校领导讲,“八环节”与“三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八环节”是指师生如何教与学;“三清”是对“八环节”的具体落实。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学”与“教”的本质特征,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由此形成。
——突出实效,特色发展。边城高中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明确提出了“双一”实效课堂的目标。它主要包括“两个第一”、“四项原则”、“八个步骤”。“两个第一”是追求结果第一、过程第一;要在课堂上落实好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双一实效课堂”关注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达成基于自己基本学情的最佳目标。“四项原则”就是结果导向原则、责任导向原则、放下自我原则、快速尝试原则。“八个步骤”是指预习笔记—明确本课任务—自我检测—自查互纠—讨论与展示—点评精讲与小结—当堂检测—课后及时反馈等。
近年来,这所学校为创新特色发展,还大力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建设,把土家族、苗族的民族文体活动项目和工艺制作引进音体美和通用技术课堂。现已编写出了《苗族文化常识》、《苗族刺绣》、《苗族剪纸》、《苗族龙狮舞》、《苗族敲击法》等多部校本民族教材。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举办民族歌舞汇演、苗族狮舞龙舞、苗族武术等活动。
六年来,该校课堂教学改革先后走过“471学习策略”、“八环节”、“三清”、“双一实效课堂”的几个阶段,截至目前,学校又在推进“激情课堂”。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就这样逐步引向了更加广阔的领域,走向了深蓝……
从无形到有形——走向ABC的和谐课堂
边城高中几个阶段的课堂教学改革,始终弘扬因材施教的传统,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坚持“自主合作学习小组”建设,从而较好地实现了从无形到有形的演进,逐渐走向和谐课堂。
走进边城高中的课堂,一群由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围坐在几张课桌的周围,按照学习单元进行着演示、交流、探究、总结、解疑、反演等成果展示。初时,学生的稚嫩、肤浅和缺乏逻辑,导致探究难免有令人忧虑之处,令人捧腹之处,但是那一股热情、一份执着、一份专研精神,着实令人欣慰。这种新型的课堂,打破了传统课堂的陈旧模式,赋予了新的生机与含义。用学生的话讲,现在的课堂不再为教师所独有,它成了我们展示才华和学习成果的阵地。教师已不再仅仅是威严的施教者,而是变成了“导演”、“点拨者”、“互动者”、“分享者”。这种充满生机的课堂赋予了我们以灵性,还教育以本然。
事实也正像学生们说的那样,边城高中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确体现了“学生就是课堂的主人”,也充分体现了国家新课程改革所期望的“高效课堂”的要求。他们的这一创新之举,为培养民族地区的优秀学子开拓了一片新天地、传输了一种正能量、创设了一个崭新的成长蓝天。
边城高中的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小组,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载体,是学生展示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该校创建的学习小组,通常以6人为最佳组合,以学业为主线,坚持分层帮扶,保障了教育公平。学校将班级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基本保证每个小组中都有两个A、两个B、两个C;AA、BB、CC之间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组合。
小组建好后,选好组长尤为关键。该校的经验是:A、B、C层次中的学生都可以担任小组长;组长的标准要看学生的责任心、团结同学的能力、顾全大局的责任感。同时,还要构建好小组各学科的核心,各小组成员每人都要担任一至两个学科的学科主持人。学科主持人在各学科课代表的领导下,对所负责的学科进行超前学习,从而形成科目学习时的核心。同时,每个小组内还要结成三对A C或BC的帮扶对子,成为班级最小的组织管理单位。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把对学生管理的最小单元放在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上,班主任负责构建好小组,指导学生组内分工与自我管理,实行班内小组互评;科任教师成为几个小组的责任教师,并从备课开始就要注重小组的合作学习。学校各处室也要围绕小组进行管理,政教处发挥小组的作用,搞好班级值日、卫生常规、寝室纪律、两课两操、学生仪表、社会活动等项工作;教务处把小组合作学习纳入常规检查与评比之中;教科室经常组织教师研讨、总结成功的经验与教训;办公室把教师对小组的管理纳入教师的考评之中,为教育教学的改革保驾护航。
边城高中的教改经验还有“四抓”机制的确立,使小组合作学习如虎添翼、锦上添花。一是抓好“三独立”:即独立阅读教材、独立自我检测、独立当堂检测;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独立自主的个体学习是合作的基础;二是抓好养成交流的好习惯:即AA、BB、CC之间的简单交流;A与B、C之间的生与生交流;三是抓好展示与点评:学生展示与点评可以是A层,重点是每一学科中的B、C层展示,让A、B层的学生点评;四是抓好“三会”:即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同时,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先进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成果。
随着课改的深入,自主合作学习小组的模式逐步推行到课堂之外。为此学校增设了“科技部”、“信息部”等学生自治部门,各班都增设了相应的学生班团干部。同时组织了“摄影协会”、“足协”、“篮协”、“乒协”、“诗社”、“英语沙龙”、“吉他社”等学生社团,大大丰富了学校“五大节日”——感恩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社团节的活动。近年来,学校还实行每期两天的“校园综合实践”活动,每一个行政班级轮流,学生按学习小组到学校各处室,跟随老师进行“校园综合实践”。此外,各处室还因地制宜增加了“食堂帮厨”、“校产维修”、“责任绿化”等丰富的实践活动内容。
为确保小组课内外学习、实践过程和评价的自主化、实效性,各班都建立了一套相应的小组评价制度,由班委会、团支部、课代表、小组长、小组学科主持人组成了评价网络。班委会负责班上的日常管理,综合评价数据,主持周小结与月总结;团支部负责班级文化建设,评价各小组的文化建设;学科课代表负责本学科课内、课外的学习情况;各学科主持人具体负责课堂评价与作业情况;小组长除安排记录好本组的加减分外,还要记录一个相邻小组的加减分,形成小组间的相互监督。
就是这些行之有效的创新体系,使该校的新课程改革从无形到有形,走向了ABC的高效课堂、高效课程和高效实践,形成了民主、和谐、平等的教育教学氛围。据统计,边城高中历年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在湘西州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高考二本线以上录取人数以20%的速度逐年递增。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有30多人次获国家级奖励、50多人次获省级奖励、260人次获得州级奖励。
从小草到参天——喜看果满枝头花满树
新课改,不仅成就了教师,更铸就了边城高中响亮的教育品牌。由于学校着力教研教改创新,在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模式探讨等多方面,走在了湖南省乃至全国同类学校的前列。“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的省级以上课题,已有20个顺利结题,其中14项研究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学校参与研究的教师达200余人,呈现出强劲势头。“十二五”期间,学校又申报了9个省级教研课题。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了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的窗口。由学校编写的、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的《为学而教》专著,从学生主体的角度诠释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内涵。特别是学校创新的《“八环节”教学策略的研究》、《知与行合一对中学生成功的影响研究》、《湘西民族地区现代教育技术辅助理科实验教学的研究》、《利用网络资源激活民族地区高中作文教学研究》等教育教学成果,形成了当前全校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新格局。
近几年,学校教师200多人次获得州级以上奖励,20多人次获州以上行政奖励,9位教师被评为湘西州学科带头人,1人被评为特级教师;教师发表论文110多篇,交流评审获奖论文达160多篇。2013年9月,在湖南省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首批19个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中,陈秀坪高中化学名师工作室落户边城高级中学。目前,已经有来自省内各地的骨干教师25名、青年教师57名,为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由于边城高级中学走出了一条成功教改之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湖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校长论坛”上,学校的经验向全省推广。近年来,学校的经验还在“全国高中课程改革联盟学校教研组长峰会”、“全国第三届新课改经验交流暨高中课程改革联盟大会”、“全国高中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等国家级研讨会议中,多次向全国推广。
面对边城高级中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当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主管部门考察学校时,对他们的教学改革经验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学校分别获得“湖南省普通示范性高中”、“全国民族中学示范校”、“全国高中课改联盟发起学校”等荣誉,一举成为了全国民族地区教改的一面旗帜。
(宏火 海霞 罗永龙)